更别说文博后来回京,年纪大了,东京城又是这样一个繁华富庶的地方,最容易麻痹一个人的意志,他曾经脑中要练兵强将的念头,终究一搁再搁。
西军的存在,对于宋室皇朝,始终是个不安定的隐患,这是出于政治而不可避免的矛盾。
没有文博,也会有旁人。
傅念君轻轻地叹了口气。
“希望姐姐说的都是真的吧。”
陈灵之的话在傅念君耳边响起,话里的语气很叫人不快。
傅念君懒得再多看他一眼。
陈灵之却是自顾自继续说着:“姐姐,宋境如今不太平,你安心在这里住着不好吗?你会很安全的……你夫君不尝试再来接你,或许也是出于这样的考量,现在哪里还有比这里更安全的呢?”
傅念君冷笑,没有接话。
哪怕周毓白真是这么想的,也不用他来说给自己听。
陈灵之走后,傅念君和夏侯缨说了宋夏开战之事。
夏侯缨在江湖上多年,也不是没有见识的人,立刻也担心道:
“恐怕这一场战事下来,朝廷压力不小。”
最后盘算来盘算去,军费开支还是落在了百姓头上。
傅念君慨然长叹:
“若是朝廷能够减少一半兵力,战斗力大概就能够提高一倍了。”
夏侯缨想了想,点头说:“‘贵精不贵多’,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
傅念君想到了前世自己所听闻的傅琨新政,这一项就是其中着重改革的地方,只是最后傅琨没有熬到新政完全推行就死了。
大宋朝的军队就依旧照着现在这样的趋势一路而下,拉也拉不回来。
所以这场仗,真的是个转机。
赢了,傅琨就能更快开始推行新政……
正文第614章幼稚
傅念君自得到消息起,每天就习惯性地眺望西方,明明什么都看不到,但是没有人敢打扰她。
两个侍女是多少能够理解她的。
她们也知道,隔壁的宋朝正和西夏在打仗。
家国不宁的感受没有人比这些胡汉混血儿更了解,他们不是完全的汉人,也不是完全的胡人,不过在夹缝中求生存而已。
战争带来的后果,最终永远都是无辜的百姓子民来承担。
“你们没有想过,如果燕云十六州有一天被汉人收复,你们就能回归大宋朝廷的治下?”
傅念君曾这样问过两个契丹侍女。
她们却是露出了惊恐的神色,“大宋?我们会被杀吧,即便不被杀,也一定会把我们当做奴隶……”
分卷阅读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