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璟听后龙颜大悦,笑道:“王德恭,命人将韩卿这首诗与朕那些词收录在一起。”
“奴婢遵旨。”他身旁一名太监恭声道。
“谢陛下。”韩熙载拱手下拜。
“诸位爱卿,新年过的可还好?”李璟微笑着问道。
左手第二列站在最靠前的一名青年扬声道:“有父皇您的雄才大略、励精图治,又有各位大臣的竭力辅佐,咱们唐国兵强马壮,百姓丰衣足食,大家自然都过的好。而且近来我们又得了楚地,儿臣相信用不了多久,咱们唐国便能在父皇的带领下一统天下!”
这男子是皇帝李璟的长子李弘翼,他年纪虽轻,气势却不凡,面色透着刚毅之色,这种气质是长年鏖战于沙场上所获得的,他话音一落,便有近一半的臣子出声相附。
左手第一位的浅黄服男子见此情况,眉头微微皱起,他是李璟之弟李景遂,与李璟关系极为亲密,被封为皇太弟,入驻东宫。
李璟淡淡道:“我怎么听说楚地那里又有人在造反,这是怎么回事?”
“父皇,这很正常,楚人毕竟跟了马氏几十年,要让他们归化我唐国还需要时间,儿臣相信有边将军在,那里翻不出什么大浪。”李弘翼说。
李璟点点头,又问:“北方郭威已经造反了,如今汉国必将混乱,这将是我们入主中原的最佳机会,我已命清淮节度使刘仁赡、建武节度使皇甫晖、保信节度使刘彦贞在边境集结兵力以做准备,诸位爱卿可有北伐良策?”
“父皇,儿臣以为如今汉国正与郭威全力交战,眼下正是北伐良机,儿臣愿率禁军五万,会合三位节度使,一举攻破开封,为父皇拿下中原!”李弘翼朗声道。
“你有此心,为父甚为欣慰。”李璟微笑道:“皇弟,你觉得如何?”
李景遂沉声道:“皇兄,臣弟以为眼下还未到良机,郭威和汉军主力很可能还未交战,我等现在就北伐,有可能让郭威坐收渔翁之利。”
“皇弟之言有理,那我们再等等吧。”
李弘翼急道:“父皇,机不可失啊!”
“不必多言。”李璟淡淡道:“其他爱卿可还有事要奏?”
接连七天没有上朝,自然积累下不少公务,不少大臣纷纷上奏,一连商议了几件大事后,冯延巳觉得时机已到,向户部侍郎张光祚打了个眼色。
张光祚出列道:“陛下,臣有本上奏。”
“张爱卿说吧。”
张光祚道:“歙州境内,有一县户口已破万,县令上折请求升县为府。”
李璟眼睛微眯,笑道:“这是好事,父皇当年颁此政策便是为了鼓励各地官员能快速发展人口,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臣以为可行。”冯延巳出声附和,除他之外另有几人出列附议。
枢密院副使江桐刚准备出声反对,却被李弘翼用眼神制止,于是将踏出去的脚又收回来了。
李璟手指在案台上敲了几下,淡淡道:“准奏,只要户部核查属实,就升歙县为府,就叫徽安府吧。”
“陛下,如果歙县升府,那原先的歙州按例将取消。”张光祚说。
李璟调整了一下坐姿,单手撑在扶手上,托着额头,淡淡道:“下旨,原歙州刺史江槐改任信州刺史,原信州官员都调到长沙府,歙州刺史府官员调到信州,边镐也不必再兼任信州刺史了,专心整治楚地。
歙州境内县城皆划到徽安府,府尹由歙县县令担任,至于府中其他官职,可尽量从歙县县衙提拔。”
张光祚拱手应是。
瞧见李璟态度,冯延巳隐隐觉得有些不妥,但问题出在哪里又说不太清,正当他沉浸在思索中时,耳中传来王德恭“散朝”的声音。
离开大殿后,冯延巳发现有两名太监在东宫和燕王耳边说了什么,随后二人便跟着太监去了,他心中不安之感更甚,匆匆向府中返回。
御书房。
李弘翼和李景遂进入房内时,李璟正在一张屏风上写着什么,李弘翼向屏风看去,只见上面写的全部都是“其心可诛”四个字。
李璟继续写着字,淡淡道:“朕已经给冯延巳很多次机会了,为何他就不知约束弟弟,偏要和朕作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