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玩意最大的缺点是,在颠簸的马上根本无法装弹,只能释放三回。看起来好像挺有用,但实际上就是一次货,作用不大。”
沈墨说着,把这玩意儿扔到了一边……这种三眼铳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在火器中的地位从来就不高。因为他射击距离近,而且在马上还要用火绳凑近后面的点火孔点火。
估计从古到今,它砸死的人,绝对比子弹射出后打死的人多!
沈墨又看向了第三只枪,这一下他可真是忍不住大笑了起来。
这支枪,明显是成吉思汗特殊赐给干儿子耶律无极的精品武器。这玩意儿的制造精度而言,他只能是用于高级军官和秘谍,普通战士和下级军官是绝对摸不着的。
而且这东西,保证谁看了谁笑……这是一只沈墨设计制造的左轮枪经过了严重退化之后的产品,酷似后世鼎鼎大名的“胡椒瓶”手枪。
这东西要粗看,跟左轮枪还有点像,不过却不是一根枪管,而是直接把后面六发子弹的弹轮向前延伸,变成了集束豌豆射手一般的“一捆”枪管!
而且这玩意儿还不能自动旋转,需要手动旋转枪管,“嘎吧”一声就位,然后再用大拇指扳起击锤,之后才能开枪。
沈墨拿起这支枪来,向着弹轮后方看了一眼。
只见每一发子弹的后方,都有一个小孔作为传火孔,在传火孔口上还堵着一个纸团……毫无疑问,这里边包裹的是更加易燃的火药。
在击锤打上这个纸包之后,随即就会将火药引燃,然后火焰透过传火孔引燃弹轮里的火药,就可以将里面的弹丸射出去了。
这玩意儿要是真用起来,大概能在10秒钟之内射完枪里的6发子弹,比左轮手枪慢了不止一倍,但是它装填的时候可老麻烦了!
弹轮的装填,每一发都要像给步枪装弹那样,一颗一颗的把弹药和弹丸装进去,然后再用东西把枪口堵紧,以免里面的子弹和火药掉出来。
然后还要把小纸包做成的发火药,要小心的填塞进每个发火孔里……没有10分钟功夫想都不要想!
这样的武器显然极其精密,制造不易,不可能配发到一线部队,所以它对战争的影响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不过在沈墨的前世,这样的胡椒瓶手枪曾经在古时的欧洲街道和乡村小路上,让行人闻风丧胆!
因为,如同民国时期每一个土匪,都要想办法凑钱买一支盒子炮一样。那个时代的欧洲土匪也是每个人,都会想办法搞来一只这样的胡椒平手枪。
因为这种枪的装弹量多,持续射击时间长,威慑力大,所以即便是三四个人结伴而行,见到一个单独的劫匪手持着这样的枪,也没有人敢反抗。
其实说起来,之所以在铁木真的阵营里会出现这样的武器,就是他们借鉴了左轮手枪的思路,把他和燧发枪的技术整合在一起形成的产品。
至于说它为什么有那么多枪管……就是因为蒙古工匠的加工工艺,难以保证弹轮和枪管之间的密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