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你是哪个专业的?我看你长得挺高你会打篮球不,我打球可厉害,我是校队的主力,你不会打也不要紧我教你啊,篮球这种东西,上手很快的,但是想打得好不容易,我从小学就开始打……”
“我是文学院的老师,我叫向兴学。”
盛非晚一下子呆住了,反应过来之后喃喃地说:“向老师好。”
“哈哈哈哈哈……”其他的学生们爆出狂笑。
“我好久没打篮球了,你愿意带带我吗?”向兴学忍住笑,表现出诚恳的样子。
“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当然可以。”
火车在路上晃了三十多个小时,在第二天傍晚抵达了蜀川市
盛非晚趁着所有人吃晚饭的时候打车去商场买了包和换洗的衣物。
他说了很多话,唯独没有交代只拎一个塑料袋的原因,其他的学生都觉得老黑是不靠谱,向兴学隐隐觉得这里头藏着玄机。
一行人坐上大巴,到渌阳的时候又是一个天明。他们支教的学校在深山里,向兴学趁着还有信号的时候给向俨打了电话,旅途让他疲惫不堪,向俨听出来他的辛苦,难得说了几句好听的话。
“这里空气真好。”老黑对着破败的校舍伸了个懒腰。
学校一共有三间平房,两间做教室,一间做宿舍,宿舍有三个房间,房间里只有凸起的却平整的土堆,没有床。桐大来了五个人,向兴学作为带队老师一个人住最小的一间,其他四个男生住剩下的两间房。
村民给支教的队伍送来了床单和被褥。
“我原来不觉得这儿能穷到哪里去。”一个男生说,“在镇上的时候,看到小吃部和招待所——感觉很有年代感,可是想买水的时候,看到雷碧……我才知道这里不一样。”
渌阳的大山,被树木环绕,山里有小溪有瀑布,风景比许多景区都要好。
但是这里很穷。
在他们来之前,唯一的老师是一个皮肤黝黑的中年人,说话有口音,许多字都念不标准。
孩子们不像正常的小孩那样有寒暑假,盛夏和凛冬是他们唯一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
“我很同情他们,”贺官年是一开始联系向兴学的学生,他在学生组织里工作,了解到桐大每年都会往这儿安排学生支教,便组了一个队伍,“所以我来这里,但我没有那样的勇气,一辈子呆在大山里。”
“每一年,这些小孩儿都要送走支教老师。他们一直希望老师能回来看看他们,可是没有几个老师会回来。回来的老师也不一定能看到他们,他们大一点儿,就会出门打工,小女孩儿,被爸妈留在家里带弟弟妹妹,差不多了就许给合适的男人……有时候我想,我们来这里,能给他们多少帮助?有多少人能靠着学习走出大山?我以为我能做出点改变,但其实我什么也改变不了。”
向兴学拍了拍贺官年的背,“你来这儿,上课是一方面,把外面的世界带进来是另一方面。得有人告诉这些孩子,他们还有很多很多的知识可以学。你要把希望带进来。”
他只能这样说了。
向兴学自己是一个挺幸运的人,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向义武带回家,但向义武把他带回了家,给他力所能及的最好的教育,向兴学靠着自己的努力,从乡村的小学考到了镇上的中学,再考进城里的高中,考上顶尖的大学,念硕士,念博士,每一步好像都不容易,但每一步都有他哥向兴邦做榜样,他从来都不是摸着石头过河。
他能给大山里的孩子带来些什么呢?
向兴学没把自己当成高尚的人,他来渌阳,来支教,也是为自己拼一段履历,他一定会回到城市里,继续做他的大学老师,他不可能守在这里。
他知道碎片化的知识不能够成就一个人的学业,他只能用自己的经验告诉这些小孩儿,知识没有上限,生活也不仅仅是务农和外出打工。
他没法给这些孩子铺路,他只能指一个方向。
一开始支教的队伍看着破破烂烂的宿舍,看着天真的孩子们,有很多感慨。但在这儿呆了一个星期他们渐渐地也放平了心态——谁都不能当别人的救世主。
学生们尽职尽责地授课,向兴学听他们讲课,偶尔提点几句。
向兴学带盛非晚去山下的镇上买东西。
盛非晚磨蹭着把手机充上电。
向兴学猜他是想打电话,趁着机会躲到一旁给向俨打了个电话。
向兴学没说山里条件差,但是向俨猜到了,他说“没电没信号是吧”,向兴学这才告诉他渌阳的环境。他没敢和向俨说太久,用一句“想你”结束了通话。
“虞梦秋,你以为你关得住我?
“老子现在是自由的小鸟。
“呵呵你倒是能知道我在哪儿呢?
“我告诉你我在大山深处。
“来啊来啊来啊,你能找到我我撅着腚给你操。”
向兴学没想过老黑能说出这样的话来,他本来也没想听,看到盛非晚把路边的树踹得哗哗掉叶子,向兴学才朝他走过去,想提醒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