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舰的设计、建造是整个系统工程的末端与成果,那些战舰本质上是各种海军战略思想转化为现实的产物,而海军战略思想又是各国根据自身条件——诸如国家意志、战略决心、工业产能、经济承受能力、地缘政治环境、技术水平、战略需求顺序等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的产物。
哪怕是另一个世界对“我要干翻不列颠”念兹在兹的某德意志中二皇帝,其大建海军也并非纯粹是脑袋一热的结果。在德国统一崛起的时代,世界上大部分殖民地都已经被瓜分殆尽,没有资源保障,缺少商品倾销地的德意志要么坐等经济危机爆发,要么整军备战,打破既有的国际秩序,建立属于自己的新秩序。大建海军即是威廉二世的个人意志,也是整个德国民族主义思潮和国家生存发展客观需求相互作用的结果。但作为后起的工业国和造船国,且同时要扩充陆地与海洋两个方向军备的德意志,不论是造船产能还是经验上都要逊色于英国。更重要的是当时英国还有遍及全世界的殖民地体系,庞大的贸易利润足以让英国放出“德国每大建一条,俺们大建四条”的豪言壮语(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德国政府年收入最接近英国的1909年,也只刚刚超过英国的50%)。正是认清了这一事实,提尔皮茨才会提出“风险舰队”理论,试图打造一支强力的“存在舰队”,以“双方同归于尽会严重伤害英国海洋霸权”的巨大风险来牵制皇家海军。而遵循这一战略,德国主力舰都比同时期的英国主力舰更重视生存能力,即更细化合理的格舱设计,更厚重的防护。作为代价,德国主力舰造价更贵,火炮口径也偏小。
话题回到帝国的海洋战略和海军建军用兵战略上来。作为最早通过殖民地和海外贸易获利的势力,帝国对海洋战略和海权有着独到的见解。从帝国看来,所谓海权,其本质是“控制”。
对资源出产地、商品倾销地、港口及附属设施、海上通道、商船船队……将这些零零总总的利益链条整合到一起后能够实施有效控制才能被称之为“海权”。徒有庞大的舰队却只能龟缩港口做牵制之用,只有少数舰船或大批潜艇突破封锁线对海上交通线进行破袭,或是干脆破罐破摔为了“名誉死亡”去搞自杀式突击——这些充其量只能算是“挑战”和“破坏”。与海权的“存在”和“控制”概念完全不是一回事,说的直白点,都是弱者迫于无奈才会采取的做法。
帝国的海军战略很简单,保护本国的海上通道,破坏别人的海上交通线。至于舰队决战什么的,压根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在帝国强大的空中优势面前,传统水面舰队别说出海作战,连龟缩在港口内自保都做不到。唯一需要顾虑的是敌军可能以单舰出击或小编队的形式展开破交战。当敌军的巡洋舰、伪装袭击舰、潜水艇四面出击,势必对帝国海上航运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并很有可能迫使帝国海军分散兵力,从而给敌人提供各个击破的机会。
按照帝国海军自己的估算,平均每条袭击舰可以牵制3~4艘战舰。帝国显然不可能去建造一支规模极度庞大的舰队,时时刻刻保护商船队,这样性价比太低。比较合理的做法是建造专门用于猎杀袭击舰的巡洋舰杀手,专门用于破交的袭击舰和潜艇,专心为商船队提供护航的轻巡洋舰(驱逐舰队领舰)和驱逐舰。如此一来帝国就能有效确保己方海上交通线安全的前提下,反过来威胁敌人的海上航运安全,甚至腾出手来组建专门的猎杀编队,在空军或海军航空力量的指引下猎杀对方的袭击舰。
最后最重要的一点是,巡洋舰杀手、袭击舰本质上都是放大或强化的巡洋舰,其排水量、火力、防护水平都比战列舰要来得低,甚至可能低于小型战列舰。对诸国的刺激没有那么强烈。一旦提出,诸国也比较容易接受。
罗兰的目标是设法阻止此次恐怖袭击,拖延海军会议和z计划的启动,在这段争取到的时间里设法弄清楚z计划的全貌和细节。用相关情报来说服诸国加强与共和国的合作,一起抵制帝国的扩军计划,最终促成一个非正式的反帝国同盟。
但首先,他必须阻止此次恐怖袭击。只有阻挡住第一张骨牌的倒下,李林铺设的多米诺骨牌阵列才不至于一口气全部倒下。共和国才能挺过眼前的难关,不至于立即被孤立。趁着这段抢出来的时间,他才能设法仔细调查。
然而眼下罗兰面临的最大问题恰恰是缺乏有效介入恐怖袭击的手段。“复国阵线”完全潜入台面之下,帝国的安保系统又已经全面启动,要想打“复国阵线”的主意显然行不通。更麻烦的是“夜莺”几乎暴露,此前指定的计划等于是泡汤了。
要怎么才能突破帝国的铜墙铁壁?一想到这个问题,罗兰的脑袋又开始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