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盟友有义务为了我们的战争而奉献出属于自己的力量,人,武器以及战略物资。】”
华国在远东地区对德国势力实施打击的功劳被忽略了。欧洲精明的政治家们只关心属于他们自己的利益。在这一场持久战中,参战的欧洲国家损失惨重,不少贵族死于战场,有不少显赫的姓氏自此断绝,越打,便越感后劲不足。如果能有国家为他们分担一下他们的压力,他们自然求之不得。
狡猾的美国人虽然参战了,但作为盟友的英国人和法国人却指挥不动他们,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请求他们的帮助。欧洲人无法控制美国这个盟友,但相对弱小的华国就不一样了……
秦老和柏总理显然也明白,一旦华国派出士兵,必定会成为夹在同盟国与协约国之间的消耗品,自然不会同意。他们与协约国站在统一战线,也是基于自身利益考虑,而不是为了送人去给协约国当炮灰的。
与其耗费人力物力,帮着英美打德国,还不如趁着这个时间把英美等国的势力通通赶出华国去!
尽管最高首脑已经做出了决定,但外交官们仍在与英国人虚与委蛇。不得不说,这次德、华之战,为谈判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华式坦克的亮相,让英国人和法国人都为之震撼,起码现在,他们不会再把华国当成只能拿来当炮灰的弱鸡。英法对于华国士兵(尤其是秦老手下的士兵)的映像从“那是一群战场消耗品”变成了“他们还是有点儿用处的”。
在华国明确表示不会派军队来欧洲参战,但愿意平价为英法两国提供包括武器在内的部分战略物资,以换取战后得到德国租界X州湾期间对华国造成的一切损失,归还侵华期间掠走的文物,并废除德国与华国前政府制定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英国人仍然没有松口。
华国所谓的“应得的损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又有谁能说清楚,它具体该有多少?
后来,华国列出了德国侵华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以及掠走的矿物、劳动力的价值。每一项都标得清清楚楚,可以查到出处。
英国人实在不想答应华国人的要求,因为,在他们看来,他们在这场战争中出力最多,损失也最大,理应得到最大的利益作为补偿,而华国人的要求,无疑会分薄他们应得的利益。但他们对于华国人的武器,以及坦克,又确实垂涎不已,在思来想去之后,他们打算慷他人之慨,来换取他们垂涎的东西。
他们接受了华国要求拿回战争直接损失款项以及被掠走的文物的要求,但驳回了华国要求的关于矿产和人力损耗的赔款。
【如果你们愿意的话,我们可以拿出德国的一部分矿产作为赔偿】英使这么说,但实际上,他们承诺给华国的东西,都是事先与法国商量好要分给法国的那部分。英国人打定了主意要先安抚住华国人,把他们的战略物资搞到手再说。
至于他们承诺的……等到战后,华国人要是想要的话,就自己去找高卢雄鸡要吧。
英国人主意打得倒是好,却没料到,华国大使早就看穿了他们的意图。
他面上与英国人商议着,一转身就将这则消息透露给了法国人。
chapte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