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万明军突然放弃修筑了大半个月的阵地,倾巢而出,就连明军将领们都很意外,年轻的皇帝又如何能料的到。这位陛下有些傻眼了,心中悲愤,我二十二万大军来攻打你,要包围你,你竟然反客为主,抢了先手要来攻打我,你会不会打仗!
他却不知马城擅用精兵,惯用精兵,最擅长以少打多。
俄军上下无论如何也料不到,仅三镇明军敢于向五倍之敌发起进攻,前线大乱,年轻而又缺乏经验的俄军将领,连同年轻的皇帝在内都不知所措,不知该就地防御还是针锋相对,发起进攻。
慌乱中,皇帝陛下定了定心神,期待的眼神看着他信重的军团长们。
年轻的军团长们多数是火线提拔,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商量片刻便纷纷提出建言,拿大炮轰!
明国人的舰炮犀利,战舰却开不到岸上来,俄军举国之力东拼西凑的百多门野战大炮,那也不是摆设呀。明国人既然急着来送死,那就集结全部野战大炮,以密集炮火轰烂他们的横队,给前线步兵集结,列阵争取时间。皇帝陛下觉得很有道理,一声令下,侧后方的三个炮兵阵地上便喧嚣起来。
这是个四平八稳的好办法,这么规模庞大的大军,这样数量众多的野战火炮,看上去,足以让明国人的进攻夭折,重创。马匹,牲口喷着响鼻,奋力扒拉着地面,拖拽着沉重的六磅,十二磅大炮集结到一处,俄军被迫变阵了。
就算以明军的精锐,这样规模的兵力调动,展开也非短时间内能完成的,怎也要花费一两个时辰来列成严整的横队。大炮的推进,调动更是需要时间,这便是骑兵大战身手的时刻。军旗翻卷,万余开原铁骑在大炮掩护下,整备军械,翻身上马,大咧咧的在两军阵前横穿而过。
明军趁着俄军的混乱先行发起进攻,抢占了先机,便来了个堂堂之阵。骑兵径直横穿战场,往西北方滚滚而去,就在大军侧翼逡巡,游弋,遥遥监视着位于西北方的俄军骑兵主力,防备着俄军骑兵两万之众,突然掩杀过来,给中央步兵造成重大损失。
明军中央步兵还是集结,展开,数营散兵却先行投入战役。
约四营散兵两千之众,在如此大规模的堂堂之战中,三五人一伙拉开长长的散兵线,越众而出,先行对俄军正面实施骚扰,那三三两两的散兵猫着腰,抱着长长的线膛铳,长长的散兵线拉的很开,间距达到了十步,甚至二十步,远远瞧着,那单薄,零散的线列便如同蹒跚学步的童子一般可笑。
随着四营手持线膛铳作战的散兵,先行投入进攻,俄军阵前喧哗起来,阿列克谢皇帝怒目圆睁,军团长们瞠目结舌,议论纷纷中,实在弄不懂明国人的战法,派少量散兵投入进攻,这不是上来送死的么。
散兵战术,早在一两百年前就出现了,并非是突然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战术,事实上每一种战术的出现,革新,都是经历过长期实战,积累了丰富经验之后,由量变产生质变的结果。
散兵战术也并非是近代军队的主动革新,而是被迫进行的变革。它的出现是因为战场上的火力密度越来越大,步兵横队的伤亡也越来越大,当步兵横队无法承受惨重的伤亡时,长长的,零散的散兵线战术便应运而生。明军经过精心准备,将两千百战老卒排成散兵,先行投入战场,便是为了应对俄军密集犀利的野战炮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