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劝说
现如今,蒙古部落四分五裂,内乱已久,疲弱不堪。
加之火器匮乏,即便喀尔喀三大蒙古部落联合起来,也难敌装备精良的两万明军。
这也正是为什么朱慈烺、李过和郑芝龙都一致认为,八万精锐之师足以应对整个内外藩蒙古、卫拉特联盟以及青藏和硕特的挑战。
即便朱慈烺考虑到在黑龙江的行动可能引来俄国人提供火器支援,依然对战局充满信心。
但事实上,只要中原王朝恢复国力,政权稳固,蒙古部落在从松散的联盟逐步向国家体制演变之前,根本无法与中原抗衡。
而朱慈烺正是要抓住这一时机,在蒙古各部尚未整合成气候之前,先行一步。
尤其是李过,收复西域、重建都护府,保护自己陕西家乡的愿望,比朱慈烺预料的还要强烈。
这也无可厚非,毕竟每个人都不愿见到自己的家乡受到外敌侵犯。
而且,任何新王朝的崛起都伴随着疆土扩张。
朱元璋虽然列出了十五个不征之国,但在有利可图之时,也未免心动。
然而,朱慈烺心中亦存疑,他认为李过如此积极支持西北用兵,可能不仅仅是为了卫国扩疆,更是在保住自身兵权。
坐镇陕西,山川险要,攻守兼备,部下彼此之间还能互为犄角,形成战略支援。
郑芝龙此时似乎也看出了朱慈烺的疑虑,便趁机拉着李过到一旁,低声说道:
“李将军,陛下的心思现在都在辽东,短时间内,三五年之内,他是顾不上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