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几千里之外,英王阿济格正在诅咒着刘永锡:“虽然都是豫王的错,但这刘小贼也着实可恨,如果不是这刘小贼我早就班师回朝了!这次沿江东进又要亲率十万大军,这次如果不把刘小贼与越人杀得片甲不留,恐怕又不得不班师!”
旁边的吴三桂也是一个标准的辽东人,与阿济格一样不怎么适应湖广风土,因此他的说法也跟阿济格差不多:“英王,等平定了江浙,这次南征您当居首功,班师回朝的时候才能一言九鼎,毕竟连豫王办不了的事情您能办得漂漂亮亮,大清国缺了谁都可以唯独不能缺了英王您!”
在另一个时空,阿济格在扫灭流贼李自成招降左良玉余部之后已经连下六十三城,觉得已经是天下已定了,因此摄政王与朝廷的班师诏书还没到他就直接班师回朝,而回京之后多尔衮就跟这个最喜欢自行其是的同母弟弟阿济格算总帐,直接把他削成了英郡王。
但是由于越明崛起江上,让只想尽早班师回朝的阿济格只能留在湖广、江西之间,甚至不得不派出黄澍与两万援军东进,但是他一直觉得豫王阿济格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但是怎么也没想到多铎竟然这么不争气,把整个浙江都丢给了明国不说还折损了数万将士。
结果就是充当先锋的黄澍所部几乎全军尽没,而后继跟进的两万余名清军也处处遇到大麻烦,可以说是处处受挫,而现在英王阿济格终于决定打起精神全力东进。
他去年进兵陕北的时候就有八万兵马,而一年来滚雪球般的胜利更是让全军膨胀到二十万之众,再加上朝廷派来换防的清军,现在的阿济格可以说是信心十足,只要他大举东进一定能够轻松解决越明军。
但在这件事上他没有过于积极,事情都是多铎这个不争气的兄弟惹出来,但哪怕是再大的祸事,多尔衮一定会帮多铎把事情遮掩过去,而且他立下再大的功劳也是一个功高盖主的结局,功劳越大,多尔衮与北京城的那些亲贵就越眼红。
但是吴三桂这么一说,阿济格觉得这次东征必须办得漂漂亮亮,一定要让京城那些看不起自己的大人物刮目相看:“平西王说得不错,这件事也只有我阿济格能办而且还能办得这么漂亮,我觉得十万大军还不够,最好用十五万大军平定江南!”
阿济格口中的十五万大军虽然包括了作为前锋的两万之众,但是对于阿济格来说他已经把能调走的部队都调出来了,特别是作为战斗核心的八万老部队都将随阿济格东下,如此不是京师已经派来了一支换防的清军,阿济格根本抽不出来这么一支大军。
吴三桂表现得特别积极:“豫王与肃王在江南应当还有十来万人,加上英王这十五万大军,哪怕这位越国公有通天本领也是死路一条!”
阿济格也有同感,虽然越明军侥幸胜了多铎两回,但是他阿济格出马形势自然就完全不一样了,这次东征他会让全天下都明白没有他阿济格摆不平的事情,大清朝缺了谁都可以,唯独不能缺了英王阿济格。
只是阿济格虽然已经下定决心,一直沉默不语的智顺王尚可喜却是突然开口道:“大军东征自然是一件好事,但是东征之后,湖广既有伪明巡抚何腾蛟,又有流贼余部号称数十万,会不会出现意外?”
阿济格却是大笑起来:“这件事我已经打听清楚了,湖广如果只有流贼余部,我当然不敢东进,只是何腾蛟在南国是第一流的正人君子,他与马士英都没法合作,何况是流贼,有他在湖广坐镇,大军完全可以放心东进!”
何腾蛟是贵州黎平人,而马士英则是贵阳人,两个人本来应当是乡党合作愉快,但是弘光朝何腾蛟处处为难马士英斗得水火不可开交,他对贵州乡党尚且是这种态度,更不要说与大明有着灭国之仇的流贼李自成余部,到时候肯定是势成水火相互拆台。
事实上何腾蛟虽然声外在外,但不管用人还是用兵都是纯属添乱的存在,有他来牵制李自成余部湖广自然可以安枕无忧,因此那边的吴三桂说道:“英王所言甚是,有何腾蛟在,湖广自然可以安枕无忧,而且我听说这位何巡抚现在已经归
\t\t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t\t', '')('附福州的伪唐王,怎么可能为浙人效力!”
尚可喜也听说过这件事:“确实有这种说法,我大清果然有天命在身,闽浙联手尚且不敌王师之威,何况现在闽浙争立,这位何巡抚是恨不得我们与越明打得越厉害越好,怎么可能会让流贼来挖我们的墙角!”
阿济格听到尚可喜都这么说自然是越发骄狂大笑起来:“没错,我大清果然有天命在身,我阿济格也有天命在身,等我平定了江南班师回朝,看谁敢说个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