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75节</h1>
沈觅被他固在铁臂中间,恨道:“窦宪你当我傻?无论今日怎样,你能放过他们么?”
窦宪看着她目中的厌恶之色,心中一阵抽搐,伸手捂住她的眼睛,一个翻身将她压在身下,鼻间充斥着她的芳香,那么那么特别,与其他女人的脂粉香味半点不同,窦宪趴在她的脖颈处,贪婪的嗅着她的体香。
“若是嫁给我能保他一命,你是否愿意?”
“窦宪,人在心不在,有何用?如你这般骄傲之人,不如直接将我杀了痛快。”
默了良久,窦宪叹了口气,“给你个选择,愿意继续,还是为我画像?”
沈觅囔囔着鼻音:“画像。”
窦宪轻笑,吻她的脸颊,“倒是不傻。”
沈觅挥毫作画,两盏茶的功夫便一挥而就,画上的人半躺在美人榻上,姿态慵懒,裸露的胸口有几处细细的刀疤,更是增加了几分男人的霸气,眸光邪魅,嘴角轻扬,一手执酒盏,几滴琼浆玉液斜淌进衣衫内侧。
窦宪接过画,随手扔在一旁,“心不甘情不愿的,你可是想再选一次?重画!”
沈觅无奈,重新抄起画笔,一脸画了十数张,窦宪依旧不满,“重画,用心画!”
直到百十余张,沈觅手腕都开始肿胀,窦宪这才作罢,沉声道:“把我的模样记在心里,这辈子,不许忘!”
沈觅握住轻轻颤抖的右手,问道:“你,能否,高抬贵手,让粮草——”
窦宪一手将她揽入怀中,一同躺在美人榻上,“嘘!明天一早大军开拔,别提这不起劲的事。”
沈觅挣扎,厉声道:“窦宪你个恶人,起开,我要回去,你就是拿我当老鼠戏弄,你这铁石心肠的混蛋,我就不该存什么你心软的念想!”
窦宪一手将她揽得更紧,唇越靠越近,笑道:“你觉得你能走出这间屋子?再给你个选择,就这么老老实实躺着,还是你想做点别的?”
尾音翘起,听得沈觅一激灵。
见她一脸悲壮,窦宪轻吻她的眼泪,“有没有人告诉你,在男人怀里不要乱动?睡吧,别让我改主意。”
身边有只狼,谁敢睡?
窦宪叹了口气,轻抚她后颈的睡穴,不多时,怀中的人儿不再僵硬,呼吸也变的绵长。
翌日,沈觅醒来时窦宪已经不见,刚要出门,手边放着一封书信,上书两个字——净面。
净面?
沈觅一时搞不懂这厮何意,待一照铜镜方才明白过来,两边脸上有墨印,一边写着“安,”另一边写着“心,”眉心处还盖了个窦宪的私章!
沈觅没心思想他是何意,洗把脸赶回府邸,本想着一夜未归是否会起乱子,却得知昨日已经有人来报,说修成君留宿宫中了。
甭说,定是窦宪的人,沈觅心事重重,脸上那俩字什么意思?逗自己的?还是说他会安全把粮草运到?
沈觅很希望是后者,却又觉得不太可能性。
狼能吃草么!
但凡能尽一丝一毫的力,沈觅都会尽力去尝试,粮草衣物紧缺,那药草想必也是紧缺的,沈觅命药房掌柜全力搜集药草,自己则跑到洛阳原来供货的那家药店,那时薛泽领着她来过这里,想必掌柜的也是自己人。
可沈觅扑了个空,小伙计说掌柜的已经离开两日,亲自押着大量的药材往北走了。
作者有话要说:还是心疼我家窦窦的,爱一个人却不会表达
☆、觅全力助薛被追杀
沈觅的药铺大量搜集药草, 这样的动静盖也盖不住,所幸直接以修成君的名义收购。
消息一放出去,第二日便有两家药铺也开始收购药草,价钱各方面比沈觅的铺子高的多,一方面去沈觅铺子里捣乱,一方面四处散播谣言, 说修成君铺子的药材质量低下, 昧着良心赚钱。
甭说!又是窦家的走狗!
只是......当别人都眼瞎不成?
沈觅本就名声在外, 一些药商听闻修成君要收购药草, 低价出售,甚至平价出售,说上次闹瘟疫时, 要不是人家的药丸子管用,自己一家老小哪有今日!
洛阳城一位药商听闻修成君收购药草, 二话不说找上门来, 当年匈奴人杀进青州北, 自己一家人被屠杀的不剩几个, 如今汉军奋战保我大汉国土,只要修成君的药草是给汉军的,五十车药草分文不收, 后面再收来的药草平价售卖给修成君。
沈觅感其恩义,当面道谢。
知道沈觅需要钱财,镇北将军、安御史等大臣纷纷解囊相助,一些沈觅诊过病的官宦大家也纷纷送钱过来, 默默忽视了窦家的敌意。
嵩山书院院长夫妇亲自带着几名学生下山,将筹集的五千两银票送到沈觅手中。
阿远欲留下帮忙,沈觅说什么也不肯,自己如今这般作为早晚会惹怒窦家,留阿远在此反而不便。
非但不留阿远,书院院长与觉醒和尚十分莫逆,院长夫人也是闻名遐迩的女夫子,曾来沈觅这里治过病,沈觅对她印象极好,便借此机会把李仲玉母女送上了山。
李仲玉哭唧唧的看着沈觅:“一定要小心!你要好好的,少一根头发我再不理你!我和三顺等你来接我们。”
药商带了个好头,长安城的几家成衣铺子连夜开张,几日之内赶制了上千件衣衫和靴子送到沈觅的药铺,而且分文不取。
有镖局找上门来,愿意无偿押送货物到北境,助薛将军抗击匈奴。
一些百姓自发的开始捐钱捐物,短短几日,药草衣衫靴子等物品源源不断的被送往北境。
沈觅满心满腹皆是感动,寒冬腊月的长安城不再寒冷。
太后不希望女儿这般做,可是也知道拦不住她,皇上虽是少年老成,却也血气方刚,得知沈觅如此,心中更是多了几分对这个阿姐的喜爱,暗中给她处理麻烦,命阿路去各臣子处游说捐钱捐物,唯独不敢在朝堂上褒奖于她,怕的就是魏其侯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