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115章</h1>
陈寻唇齿紧抿,眼中也再有闪过一抹感伤之色。
若说张无伤之于他,是为熟络之人,故他会为其感伤。
但这份感伤,在陈寻这,绝计不会持续多久。
一来他与张无伤确实未曾熟络到挚友的份上,二来也是他在这数十年里,已见惯身边之人死/去,他早就学会了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可这!仅是针对那些相识但联系不多的人!
若是如今将张无伤,换为姜时堰。
换为这个与他并肩同行数十年,彼此相知相惜,虽为敌,但又为友的姜时堰。
陈寻委实无法做到对对方淡漠无视,更无法做到仅是感伤一瞬,便能将情绪尽数压下。
惟因姜时堰于他此生而言,占比实有过重。
也是因此,在感知着姜时堰话语中的苍暮之气后,陈寻才是有得哑声无言。
但一时无话可说,尚能理解,若一直无言沉默,确也有损姜时堰为帝之威严,哪怕如今此地仅有他与对方两人,可陈寻如今仍为臣,便也不想让自己所作所为显得太过逾矩。
这也是他当初与姜时堰,彼此生有的默契。
君君臣臣,君一日为君,臣,便一日尊君。
是以在将头再有微低少许后,陈寻便欲启唇,再次出言。
只是不等他将话脱出于口,姜时堰便似是感应到了什么一般,直接先一步摇了摇头,打断了他的话,道:“生死惟常态,人命有天定,国师,无需在意朕方才所言。”
“且将今日奏章,与那刘长冶所书的历书拿来,让朕瞧瞧吧。”
“喏,”陈寻低声应和了一句,原先泛于面上的紧绷神色也稍稍一松。
他不知道姜时堰为什么要突然转换话题,但对于当下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的他来说,确实是一件好事。
是以在低垂着头,忙再有向前走了两步后,陈寻即是将奏章与历书,一同放于桌前。
待到此事办妥,他便又缓缓后退,复归原位。
而姜时堰见状,在有捂唇轻咳几声后,也未再说些什么。
……
等得过有半晌,在陈寻默然无声矗立时。
姜时堰也在着重批改了几份要紧奏章后,便是停笔拿过历书,接着在有沉默着翻看数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