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1 / 1)

('

十八、风起云涌

使臣馆于亥时起火,待大火彻底熄灭,已是寅时初。卫昭早于子时便离开了火场,赶回宫中布置防务。

裴琰见火势已收,根据火势判断,馆内已不可能再有活口,便命范义封锁火场,不要人为泼水降温,也不要急着寻找尸身,以防破坏现场,吩咐完毕,便匆匆入了宫。

待他受宣赶到皇帝日常起居的延晖殿时,太子、庄王、静王及右相、各部尚书、各大夫及大学士们都已因使臣馆起火一事齐齐入宫。

皇帝面色看不出喜怒,见裴琰进殿,道:“人都齐了,现在议议,该如何调兵,如何设防?”

裴琰一愣,未料自己来迟一步,竟已议到了调兵一节,斜眼间见静王向他使了个眼色,知形势不妙,遂躬身近前道:“皇上,调兵一事,言之尚早。”

陶行德面带忧色:“得及早调兵,先前我朝与桓国议和,边境军队布防鬆懈,撤了近八万大军,再加上军中武林弟子皆告假备选,将领缺乏。如果桓国因使臣一事兴师问罪,边境堪忧。”

皇帝轻嗯一声,转向裴琰问道:“长风骑现在布在哪几处?”

裴琰只得答道:“柴士弘、孟文举、梅略等人告假后,郓州、郁州、巩安一带没有大将统领,臣将长风骑与他三人所属兵力换防,布在这三处,将这三处的兵力回撤到了东莱与河西。”

他踏前一步:“皇上,臣认为,调兵布防一事言之过早。”

庄王摇了摇头,插嘴道:“从京城发兵令至北线,与火灾消息传到桓国差不多时间,如果不及早发出布防令,严防桓国攻打,万一有个战事,可就有些措手不及。”

太子点了点头:“二弟说得有理。”

太子如此说,裴琰不好即刻反驳,正思忖间,皇帝已问太子岳丈、大学士董方:“董卿的意思呢?”

董方半闭着眼想了片刻道:“兵得调,但不要大动,防线得内紧外鬆,也不要过分刺激桓国。臣建议长风骑的兵马不要动,另从长乐调王朗的五万人马布在西线,这样东有薄公的十万人马,西有王朗五万精骑,中间仍是长风骑,即使突起战事,也不致于手忙脚乱。”

庄王好不容易说得皇帝同意调兵设防,不甘心让董方的小舅子王朗夺去西线的兵权,忙偷偷地瞄了陶行德一眼。

陶行德会意,道:“王朗那处的五万人马,还得镇着月落族,若是贸然撤走,星月教生事,月落族闹着立国,可就后患无穷。还是从济北调高成的人马较妥。”

皇帝听他这么说,有些犹豫,裴琰趁机上前道:“皇上,臣有一言。”

皇帝抬头看了他一眼,微笑道:“裴卿但奏无妨。”

裴琰少见皇帝这般和悦地望着自己,有一剎那的失神,即刻反应过来,收定心思道:“董学士说得对,兵可调,但不要大动。陶相顾虑得也有道理,王朗那处的五万人马不宜动。臣倒是建议仍将柴士弘、孟文举、梅略三部人马往西北推,这三部人马与桓军多次交手,极富经验,只需将军中原来的副手升为正将,暂时接任柴将军等人的职务便可。这样一来不用从后方调兵,引起桓国强烈反应,二来兵增西线,可对月落族和星月教加强震慑作用,以防他们生乱。臣怀疑,此次使臣馆失火,是该教所为,意在破坏和约,搅乱两国局势,他们坐收渔翁之利。”

静王会意,知裴琰正努力将话头往失火一案上引,避免再谈调军事宜,忙接口道:“父皇,儿臣也有此怀疑,早不失火,晚不失火,偏偏就在要签订和约的前一晚失火,实在太过蹊跷。”

庄王心道:你们自己挑起的话头,可不要怪我!上前道:“父皇,这使臣馆防卫森严,外围还有禁卫军的上千人马,星月教再猖獗,怎么可能在这上千人的防卫下潜入使臣馆放火呢?这里面只怕大有文章。”

裴琰眉头一皱,即刻舒展开来,也不急着说话,此时,禁卫军指挥使范义进殿,跪于御座前,连声请罪。

皇帝寒着脸道:“范义,朕平日看你是个稳重的,怎么会出个这么大的纰漏?!”

范义听皇帝语气阴森,忙以头叩地:“皇上,臣的禁卫军只能在使臣馆外围防护,馆内情况一概不知。此次桓国使臣脾气又怪,连一应生活用品都只准臣的手下送至门口,更将使臣馆内原来的侍从悉数赶了出来。如是人为纵火,只可能是桓国使臣团内部之人所为。”

右相陶行德一笑:“范指挥使这话,难道也要向桓国君臣去说吗?”

董学士捋了捋几绺长鬚,道:“这回可得委屈下范指挥使了。”

范义连连叩头,裴琰早知此回保他不住,桓国即使不动干戈,但问起罪来,总得有个替罪羊。如果最后结论是失火,那么仍需范义这个禁卫军指挥使来担起防务鬆懈、护卫不周的责任。

弃范义的心一定,他即刻考虑到新的禁卫军指挥使人选。这个指挥使官阶不高,却是个要职,掌控着近万禁卫军人马,还掌控着四个城门,京城一旦有事,这上万人马是谁都不可忽视的。此时殿内三系人马,只怕谁都是

', ' ')('

虎视眈眈,要将此职夺过方才罢休。

他筹划良久,才将范义推上禁卫军指挥使一职,不到半年又出了这檔子事,实是有些着恼。但当此际,却也无暇想得太多,也知此时自己不宜荐人,遂按定心思,细想下一步该如何行动。

庄王自入宫,心中想着的便是此事,陶行德明他心思,上前奏道:“禁卫军指挥使一职,不宜空悬,臣举荐一人。”

皇帝道:“奏吧。”

陶行德道:“兵部右侍郎徐铣,武进士出身,文武双全,又曾在高成手下做过副将,为人持重,堪当此任。”

皇帝尚在犹豫之中,裴琰转向兵部尚书邵子和道:“邵尚书,徐铣好像是少林俗家弟子吧?”

邵子和道:“正是。”

静王在心中暗笑,知庄王一系推出的人选犯了皇帝的忌讳。华朝自立国以来,武林势力在军中盘根错节,武林人士操控军队乃至朝政一直是历朝皇帝心中的隐忧,只是谢氏以武夺权,以武立国,一直找不到好的藉口来清洗军中及朝中的武林势力。

自裴琰任武林盟主之后,与皇帝在某方面心意相通,不但建立起了没有任何武林门派插手的长风骑,还将军中出自各门派的将领调的调,撤的撤,又辞去武林盟主一职,且借要举办武林大会的名义,对军中进行了一次大的清洗,深得皇帝讚许。

在这当口,庄王仍要将少林俗家弟子出身的徐铣推上禁卫军指挥使这个敏感的位子,实是犯了皇帝的大忌。

他心中暗笑,面上却仍淡淡道:“徐侍郎武艺虽出众,军功也不错,但他曾与桓国将领沙场对敌,结下仇怨,现在乃微妙时期,怕是不太妥当。”

董学士点了点头:“静王爷说得有理,桓国本就要找藉口闹事,若是再将斩杀过该国大将的人调任此职,只怕不妥。”

静王与太子一系联合反对,庄王也不好再说,其余人虽各自有各自的打算,却也摸不准皇帝的心思,殿内一时陷入沉寂。

太子似是有些不耐,暗暗打了个呵欠,见皇帝责备的眼光扫来,身子一颤,慌道:“既是如此,就选个从没有上过沙场,桓国人没听过的武将好了。”

静王刚要开口,吏部尚书陈祖望已想起一人,上前道:“太子一言提醒微臣,此次吏部年考,倒是有一人,适合担任此职。”

皇帝道:“何人?”

陈祖望道:“已故肃海侯之次子,去年的武状元姜远。肃海侯去世后,长子袭爵,这次子姜远却是只好武艺,习的是家传枪法。他身世清白,又无旧累,且在兵部供职老练周到,臣以为,此人适合担任此职。”

陈祖望话说得隐晦,众人却皆明白他的意思。禁卫军指挥使一职,太过重要和敏感,眼下三方争夺不休,不如启用一个不是任何一方的人来担任此职,可以平息朝中纷争。

皇帝也是此想法,遂点了点头:“肃海侯当年与朕为龙潜之交,又精忠为国。虎父定无犬子,姜远又是武状元,也在兵部历练过了,堪当此任,就依陈卿所奏。”

裴琰知此事已成定局,心中自有计较,眼下还有更要紧的事情,遂道:“皇上,臣觉得,眼下最迫切的还是要查出此次火灾幕后黑手,给桓国一个交代,这样方是平息事端,重开和谈的最好方法。”

“那由何人主持此次查案?”皇帝问道。

董学士道:“臣主张由刑部牵头,派出老练的刑吏和仵作查勘火场,并由监察司派出大夫参与查案,一併监察。”

刑部尚书秦阳一哆嗦,知自己处在了风口浪尖,可也不能退让,便拿眼去瞅庄王。庄王自是不愿将这员‘爱将’置于火上,遂道:“刑部查案自是应当,但此事关系到桓国使臣,其副使雷渊又得逃火灾,只怕会要求全程参与查案过程。需得委派一名镇得住桓国使臣的人主持查案才行。”

庄王此话一出,众人皆望向裴琰。大殿之中,若说有谁能‘镇得住桓国使臣’,便非他莫属。

众人对前年与桓国一战,裴琰于千军万马之中取敌将人头,长风骑横扫三州,败桓国右军于新郡一带记忆犹新,若非此战得胜,只怕桓国不会轻易答应与华朝进行和谈。

裴琰心中也有打算,与桓国签订和约关係重大,更是他一定要达成的目标,心中所想之事,日后能否成功,这和约实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使臣馆失火,金右郎葬身火海,让他措手不及,他更隐隐觉得,这背后的浑水深不可测。现如今,唯有将此案查个水落石出,给桓国一个交代,然后重启和谈,方是上策。

念及此,裴琰踏前一步:“臣愿主持此次查案,定要将使臣馆失火一案查个水落石出。”

皇帝讚许地点了点头:“如此甚好,裴卿主持查案,其余各部官吏需得从旁协助,不得懈怠或推捼。”

众臣俯身齐声应旨。庄王又道:“那先前议的调兵一事―――”

皇帝站起身来:“就依裴卿先前所言,其余不动,将柴士弘、孟文举、梅略原属的三部人马往西北青州一带调动,军中副将升为大将,严防

', ' ')('

桓国来袭。”

庄王还待再说,皇帝道:“朕乏了,都散了吧,依今日所议,各自做好各自的份内事。”

庄王无奈,抬起头来,目光与太子一触,装作若无其事移了开去。

出得延晖殿,已是破晓时分,曙光初露,晨风带寒。

裴琰惦着一事,匆匆出了干清门。静王由后赶了上来,边行边道:“少君可是揽了个火炉子。”

裴琰脚步不停:“没办法的事情,只能见招接招,所幸没让王朗和高成的兵马调往西线,回头我再查查姜远的底。”

说完他拱拱手:“王爷,我得去找一个人,先告辞。”说着跃身上马,一路驰回相府。

裴阳一直在相府门前等候,见裴琰回来,迎上前道:“相爷,夫人让您即刻过去一趟。”

裴琰一怔,只得往蝶园行去,边走边道:“你赶快派人去西园子,跟子明说一声,让他今日不要去方书处,我找他有急事,回头就过去。你再派人替他去方书处告假三日。”

裴琰步入蝶园,只见裴夫人正蹲在园子里摆弄盆景,手中还握着剪子,忙上前行礼道:“母亲起得这么早?这些事,让下人做便是。”

裴夫人并不抬头,用心修着那盆景,过得片刻方道:“你叔父那边来信了。”

裴琰一愣,垂下头去。

“那件事,不能再拖了,你得加紧进行才是。”

裴琰轻声道:“是,孩儿已将子明安排进了方书处,等过段时日,便可进行此事。”

裴夫人剪去盆景上一根岔枝,道:“崔亮这个人,你也放了两年了,该是用他的时候,不要太过心软。”

“是,孩儿已找到他的弱点,他既已答应我入了方书处,应当会听我吩咐行事的。”

“那就好。”裴夫人又转到一盆秋海棠前,摇了摇头:“你看,稍不注意,这便长虫了。你看该如何是好?”

裴琰不敢接话,裴夫人已将那秋海棠的繁枝纷纷剪去,道:“这枝叶太繁盛了,便又招蚁,又引虫,索性剪了,倒是干净。”

她直起身来,裴琰忙上前接过剪子,裴夫人盯着他看了片刻,淡淡道:“有些事,你不要问我,我也不会说。你就照着你自己的想法去做,我该为你做的,都已经尽力了。你只记住一点,圣上当年能在诸皇子中脱颖而出,得登大宝,又能坐稳这个皇位二十余年,自有他的道理,你谨记此点就是。”

裴琰微笑道:“孩儿谨记母亲教诲。”

“你事多,去忙吧。”裴夫人往屋内行去。

裴琰将她扶上台阶,道:“孩儿告退。”

他刚迈步,裴夫人又道:“慢着。”

裴琰转过身,裴夫人俯视着他,平静道:“漱云那丫头,是不是做错了什么事,你要撵她出慎园?”

裴琰低头答道:“孩儿不敢。”

“你前几年在军中,不想过早娶妻纳妾,我由着你,现如今到了京城,各世家小姐,你一一回绝,我也不说什么。你娶正妻一事,可以先缓缓,但漱云是我看中,要收为你的侧室的,她纵是有做错的地方,你看在我的面子上,多担待点才是。”

裴琰默然片刻,道:“孩儿知道了。”

天蒙蒙亮,江慈便醒转来,由于记挂着崔大哥要入宫应卯,她便早早下床,替他准备早点。

她本不是这般勤快之人,也并不把裴琰让她伺侯好崔亮的命令放在心中。但她心中总觉得,这黑沉沉的相府里,只有这西园,只有崔大哥,才是唯一让她感到温暖的。不管以后怎样,现在自己总得为崔大哥做点事,心里才过意得去。

不多时,听得崔亮起来洗漱,又听得相府侍从过来说相爷有急事,让崔公子不要去宫中当差,在这西园子等他便是。

江慈将小米粥熬好,昨夜扭伤的脖颈却是越来越疼,她丢下碗,跑到房中揽镜一照,才发现脖子肿得很大。

她嘟囔着出了房门,正见崔亮从院中转身。崔亮见她噘着嘴不停揉着脖子,细心看了两眼,道:“小慈,你脖子是不是扭了?”

江慈歪着头道:“是啊,昨夜扭的,我还以为没多大问题,今早一起来,就成这样了。”

崔亮招了招手:“你过来让我瞧瞧。”

江慈知他医术高明,忙奔了过去,坐于竹凳上。崔亮低头看了看,摇了摇头:“这可伤了筋了,怎么会扭得这么厉害?”

江慈笑道:“被一隻野猫给吓了一跳,就扭着了。”

崔亮失笑:“我看你胆子大得很,怎么就被一隻猫给吓着了?!”

江慈歪头回望着他笑道:“你不知道,那猫很吓人的,长倒是长得挺漂亮,但猫爪锋利得很,动不动就会抓伤人的。”

崔亮步到房中,拿了一个瓷瓶出来,在江慈身后迟疑了片刻,终开口道:“小慈,我给你搽点草药。”

江慈笑道:“好。”

“小慈,我得帮你先揉揉,再扳一下脖子才行。”

“好,崔大哥快帮我揉揉,我可

', ' ')('

疼得不行了。”

崔亮见她毫无察觉,也知她天真烂漫,于男女之防不放于心上,心中暗嘆,将草药汗倒于手心,又将手覆在江慈的后颈处,轻轻搓揉着。

江慈只觉崔亮的手心传来一阵阵清凉之意,那搓揉的手法又十分娴熟,片刻后便觉疼痛减轻,被揉搓的地方更是酥酥麻麻,极为舒坦。

她心里高兴,不由笑道:“崔大哥,你医术真好,为什么不自己开个药堂,悬壶济世?”

崔亮刚要开口,她‘啊’地一声叫了出来,崔亮忙停住手中动作,俯身道:“怎么了?是不是揉得太重?”

江慈抬头笑道:“不是,挺好的,是我自己想到别的事情去了。”

此时崔亮俯身低头,江慈仰头,两人面容隔得极近,近得可以互相在对方瞳仁之中,看到各自清晰的面容。

崔亮的手还停在江慈的颈中,触手处细腻柔滑,眼前的双眸乌黑清亮,笑容纯真明媚,他心情渐渐复杂莫名。

江慈却未察觉什么,犹仰头笑道:“快揉啊,崔大哥。”

崔亮回过神来,正要说话,裴琰微笑着步入园中。

', ' ')

最新小说: 锦鲤福妞:我在年代当团宠 我成了表哥的白月光 摄政王他对我爱不释手 人在八零吃瓜,被糙汉掐腰疯宠! 身在婆媳综艺,心在乡村建设 重生之戮世骇客 咸鱼的悠闲穿书生活 咸鱼嫡女要摆烂,皇子夜夜来敲门 最6神福抽奖系统 馐玉(古言1v1)
本站公告:点击获取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