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169节</h1>
两人都要倒一点出来给钱淑兰,她忙摆手,“不用了,我在杜老板那吃过了。你们喝吧。”
两人只好自己喝了。
喝完之后,小蝶十分勤快地跑去洗碗。姜玉瑛拦着不让,钱淑兰却觉得让孩子干点家务活挺好。这样可以让孩子有责任心。
钱淑兰见小蝶出去了,摸摸她的头发,柔声道,“玉瑛,你受苦了。”
玉瑛满脸苦笑。微红的眼睑里满是斑驳的痕迹,她的黑眼圈特别深,一定是整夜整夜睡不着的缘故。
“你有什么打算?”钱淑兰问。
姜玉瑛神情恍惚,“我也不知道。干娘,我觉得自己好累,我想休息一阵子。”
“那就休息。什么都别想。”她瞅了一眼小五这屋子,发现房间里晾着几件衣服是玉瑛的。估计王守智应该是让玉瑛住在他这里,然后自己跑去跟同事挤集体宿舍的。
姜玉瑛有些为难,“可是我还有工作要做,之前已经请了一个月的假期,再不去上,领导就该对我有意见了。”
钱淑兰想了想道,“我先让你大哥帮你去接几天班。你跟我到乡下休息一阵子。等恢复了精神再回来上班,你看行吗?”
天天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长此以往,玉瑛就算是铁打的身心也会受不了。
姜玉瑛没有多作犹豫,“行!”
这事告一段落之后,钱淑兰又问,“小五呢?”
不知怎么的,听到钱淑兰问王守智,姜玉瑛有点不自在,微微低头,“因为担心我,他一连请了二十多天的假,领导对他很有意见,我跟他说我已经好了,他才下乡了。已经走了差不多五六天了。”
钱淑兰虽然有些好奇玉瑛的反应,可现在这个时机问这个也不合适,暗自算了下日子,“估计他还要十来天才回来呢。我们不等他了,直接回乡下吧。”
因为土地越来越干旱,王守智以前下一次乡只要一周,现在必须半个月才能回来。
钱淑兰带着姜玉瑛和小蝶去范奶奶家,请范奶奶帮忙照看小蝶。
然后钱淑兰又独自一人骑着自行车去城北粮店找陈主任,请他同意让王守仁暂时接替一下姜玉瑛的工作。
这次她提了二十斤的大米上门,陈主任一口答应下来。
钱淑兰有些不放心王守仁,虽然王守仁很听她话,可不代表他也很听别人的话,而且他这人还有点傻呼呼的。
可她也不能总让他干力气活。
得让他多跟外面的人接触,将来他才能进步。这样将来他的胆子才能大一些。
钱淑兰想了一会儿,又补充一句,“我大儿子有点傻,陈主任,请你多多照顾他吧。最好是让他做好售货员的本职工作。”
这个意思就是让王守仁做售货员的工作,哪怕他做得不好,也得让他努力学。别一见他干得不好,就让他去搬货。
陈主任立刻听懂钱淑兰的潜台词。赶紧拍板答应了,“我会好好看着他的。你放心吧。”
然后又侧面请求她,“能不能再帮我联系下粮贩子。”
钱淑兰倒没有一口答应下来,这种掉脑袋的事情,她还是尽量少做一些,“她最近去河北那边了,听说那边干旱已经颗粒无收了。”
陈主任满脸惊讶,结结巴巴地说,“颗。。颗粒无收?”
钱淑兰没想到陈主任居然连这消息也不知道。
细想一下又觉得太正常了,陈主任只是个小县城粮店的主任,又不是粮油局的采购员,他不需要出去联系粮食,自然不可能知道外面的事。
而且这年代的报纸和收音机基本上都是国家的武器,国家让播大丰收,电台的人也没胆子去播大饥荒,哪怕他饿得腿软脚软,也要振臂高呼亩产万斤,想想还真是讽刺。
陈主任细细琢磨了半天,然后试探着问,“那粮价不会涨了吧?”
肯定是要涨价的,钱淑兰不想让自己暴露出来,所以必须提高价格,她点了下头,理所当然地道,“肯定涨啊。听说河北那边的大米都已经卖到三块钱一斤了。”
陈主任惊诧不已,急得脑门都开始冒汗了,一迭声地道,“那请你帮我联络她吧,可千万别把粮食卖完了。”
瞅着他是真着急,钱淑兰奇了,“你上次刚买了几千斤粮食,你着什么急啊?”
陈主任也是叹气,十分疲惫,“乡下亲戚多。整个生产队都是一个祖宗。我总不能看着乡亲们饿死。上回那点粮食,一家一百斤,分到最后,我家连两百斤也不到。这还有一个多月才收红薯,我这一大家子二十口子,人均一天口粮才三两,这可怎么活呀?我们这粮店这个月底连红薯粉都发不出来了。你说说可怎么整?”他揉着脸,显然也是很绝望。
钱淑兰对他的话倒也没有怀疑。临阳省这边许多生产队都是一个姓的,有的是祖祖辈辈就生活在这里,有的是之前的时候整个家族从外地迁过来的。
陈主任一看就是贫苦出身,从他积极帮侄子找工作就可以看出来,他这人是个热心人,对家族很重视。
只是她也不能冒冒然就冒险。她首先要保证自己的安全。
钱淑兰想了想道,“我会帮你联系一下,你知道的河北离咱们这也挺远,我现在递消息过去,怎么也得要半个月,她才能回来,你等我消息。”
见她肯帮忙,陈主任感激不已,忙道,“好,好,谢谢你了!”
从粮店出来,钱淑兰去范奶奶家接玉瑛,带着她回到了王家村生产大队。
作者有话要说:别锁啦啦啦!!!
第151章
回到家,孙大琴和李春花都不在家,看来应该是去干活了。
钱淑兰首先要给姜玉瑛安排房间。虽然王丹娜那间屋子空着。
可钱淑兰担心玉瑛一个人住会胡思乱想,所以特地安排她住进小荷那屋,好歹也有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