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第二个选项,看起来是最快的,直接和刘邦阵营决战,但那样不过是将老路再走一遍。又陷入到四战之地的境地。
而且利用虚假承诺,利益交换构筑起来的刘邦阵营随着时间推移必会逐渐分崩离析。如果自己选择即刻在中原与诸侯决战,反而让刘邦阵营暂时团结起来,与自己做殊死决战。
自己当然不会去帮他这个忙。
所以最稳妥的是第三个选项,取巴蜀汉中,断其根基。此时刘邦阵营内部一定会因为刘邦的实力削弱,而发生重大格局变化。这时再取西楚与齐地,伺机决战,最后东西中三路兵进关中。
但是用兵巴蜀汉中,江东可能要兵力削弱,即使有广陵这个江北据点,依照韩信的能力,他依旧可以对江东构成严重威胁。大江对面的韩信现在正在想什么和干什么?这是项羽最想知道的。
……
彭城楚王王宫前殿。
一名令信军侯上前报道:“启禀大王,我们这次对广陵的用计又失败了。”
“哦,是游说他偷袭我军的谋士又被赶出城了吗?”韩信问道。
“不是,他被项庄斩首了。”
韩信皱皱眉头,叹口气说道:“这次不仅没生效,还居然被他识破了?”
做为“兵权谋”大家的韩信不怕对方机智过人,就怕项庄这样的榆木疙瘩。
如今广陵已经完全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军事要塞,有近两万人的兵力。强攻是不可能攻破的,而项庄一板一眼的遵照项羽指示,无论任何时候都坚守城池。
项羽研究过韩信的每一桩战例,发现几乎无一例外的,他都对敌方用了“兵权谋”之术,即通过释放各种虚假信息或欺诈手段欺骗敌方,达到自己预设的作战条件。
在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中,即使兵力士气都占绝对优势的垓下之战,韩信都还派人假投项羽,将其引入预设的决战之地--垓下。
现在的项羽既然洞悉了这一点,自然会在用人用兵上加以应对。所以派了项庄这么个榆木疙瘩来镇守广陵。
所以韩信连续对项庄用计都没有成功。第一次,他派几百人伪装成流民哭天喊地的要进城,有老有弱,有男有女,每个人都能说出来历,几乎不可能一时半刻识别出来。
项庄确实不知是诈,也相信他们是流民,但硬是没放一个人进城。而是提供几条小船,行驶到广陵东面五里地的江岸,让他们在那渡江。这些人自是不肯渡江,一但过江,被长时间审查肯定露出马脚。
第二次,他派了个谋士,假意投奔项庄,通过一张伶牙俐齿博得项庄的信任,而后抓住时机向项庄献计献策,当然都是些看上去很有道理的馊主意。但是这些计策违背项羽对项庄的交待,项庄一律没采纳,最后项庄觉得此人没什么用,赠予了些金银,礼送出境,赶走了。
这一次,韩信假装在岸边集结大军,装成要渡江侵攻江东的样子,然而船队只是兜个圈子将兵士运送到另一段江岸。而后马上又让那个谋士跑回去献策,说必须出兵袭扰韩信的大后方,否则江东危险。没想到这次居然被项庄斩杀了。
韩信只得另做打算,他现在被刘邦束缚手脚。手上只有五万兵马,无法施展。想要在淮河打造船只训练水师,苦于没有人力经费。还未恢复生息的西楚之地已是榨不出半点油水的贫瘠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