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听曹仁弃城的消息,刘毅立刻调辽东军骑兵营郝昭与亲卫铁骑李元霸赶来增援,并?,并暂归太史慈调度亦是有备而发,相对于高览而言子义更加善于统领骑军,且亲卫铁骑本就是他的老部下,指挥起来得心应手。一旦曹仁奔往鲁国与于禁的青州营汇合这攻城之责就必会落在疾风军统领高览的身上,二者之间的配合亦会对战事起到重大的影响,身为上位者在用人之中要随时去把握那种平衡,使得行阵和睦。
与曹操的宗族武将之中,曹仁曹子廉无疑是最为优秀的一个,其将才绝不在魏国五子良将之下,否则另一个时空之中名帅周瑜大将关羽也不会对之难取。这弃城之举曹子廉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亦是准备为此承担一切责任,在如此规模的大战之中,统帅很难指挥到具体的区域之中,战前制定的整体策略亦有可能随着战局的实际变化而做出调整,对于各统军大将而言都会有着一定的临机处置权,当然这个权力他们一般都不会轻用,因为一旦有失而至影响全局将会是极为巨大的责任,曹仁此举绝不是畏战,倘若死守此城可以让兄长赢得这场大战他眉头都不会皱一下,问题在于眼下如此只会让燕军各个击破,弃城之举可说是他身为大将的担当,可一旦事败他便是畏敌之责。
当机立断乃是大将必备的素质,曹仁下定决心之后行动极为果决,此处倒不能怪子义疏于防范,他的六万大军分散在东平东南北三个方向还要随时准备应付曹军虎豹骑的突然袭击,在曹仁麾下四万余兖州营士卒的冲击之下,正面的万余士卒猝不及防虽是全力抵抗还是被曹军绕开了防御突围而走,事后太史慈还是对此自责不已,在他心中对曹仁的这个举动缺乏准备且在之前东平城也没有任何的迹象。
三城之中鲁国的城市规模最大,驻扎的曹军亦最多,且此处连接豫州,道路四通八达,想要将之围困比起乐平东平更要困难不少,刘毅的目标在于歼敌且首战必须求胜,因此挑选乐进镇守的乐平下手乃是众人的共识。于文则的青州军乃曹军之中最大的一个集团,齐装满员有十一万大军之多,但从此处便可见曹操对于禁的信任!青州一战被徐晃的龙骧军及麴义的烈火军一阵夹击,撤回兖州的士卒尚存八万,其中三万被派去加强陈留的防卫,此时于文则手中还握有五万人马,再加曹仁的四万精兵,鲁国一代就又是近十万曹军,太史慈与高览联手可以将之尽数吃下吗?这一点刘毅一时也不敢肯定,但他必须要做出这样的部署,现在他手中可以作为预备队使用的便是高顺手中的三万余辽东军,假如形势需要,麴义的烈火军亦可加入战场。
当日朗生安排徐扬之战时将烈火军放在沛国便有随时增援徐南与兖州两处之意,当然究竟如何还要看战局的具体演变而定,按眼下的局势来看,刘备扬州军不管是否渡江何时渡江至少都会在徐晃龙骧军与甘宁飞虎军的监视之下,一旦有变燕军亦然有着足够的反应时间,根据军情显示,扬州军倘若参战兵力大致便在十万左右,以公明之用兵足可纠缠一阵,假使在兖州战场之上出现足以让燕军围歼曹仁于禁的机会刘毅定然不会放过,如今他与郭嘉等人仍在就烈火军是否出击及出击的时机做出商议,保留一定的机动兵力亦是必须之事。
早在动兵追击曹仁之时,太史慈便已然命快马前往鲁国疾风军驻扎之处通知高览,以期亭轩闻之可以早加调动对曹仁南来的大军进行截击,如此二军合力力争可对兖州营做一定的打击,一旦他们可以给曹仁以重创,所谓的掎角之势便不复存在,曹子廉的弃城而走终将变成一个笑话。不过子义能够想到的曹仁亦然会有所在意,就在高览收到北平军传信之时鲁国于禁青州营竟然大部出动反对疾风军的营寨进行了猛烈的攻击,其主攻方向便在东北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