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兵团作战集中兵力在局部形成巨大的优势打击对方有生力量无疑是最佳的方略,后世那一场影响深远的淮海决战最终获得胜利的一方所采用的战略便多是如此,每每在关键的战役之中都能形成以众凌寡之势,使得装备火力都占据优势的另一方疲于奔命!当然这一场大战还有着民心所向以及地利等各方面的因素,可兵力的集中使用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在汉末这个冷兵器时代,此处还更为明显。
让甘宁领军放弃徐州加入兖州战场,使得燕军的局部优势进一步扩大,这个战略在刘毅心中出现过多次,单就兵家角度而言亦不失为一条良策,多了这十余万精锐,燕军便可凭借绝对的优势争取尽快横扫兖州曹军,回过头来再对付刘备的扬州人马!但最终让朗生放弃这个战略的原因就是此举有着很大的风险,一旦兖州久攻不下,徐州又落入敌手,对军心士气民心所向产生的影响就难以估量了。
在总的战略思想上,刘毅与一干麾下良才已然达成了共识,那便是以稳为上,甘宁所部对付刘备大军还是有着极大的把握的,了不起便摆出一副固守之势待敌来攻,只要燕军能够在兖州战场上建立起巨大的优势恐怕刘备亦不得不提前思考退兵之法!与放弃此处集中兵力相比二者可说各有短长,但很显然稳守之策是最符合刘毅之前的战略构思的,奇袭汉中使得全局产生微妙的变化,却还不足以动摇燕军的这个根本原则,现在的问题是要如何针对扬州异动未雨绸缪。
青州一战之后,赵云与贾诩郭嘉二人领军原地休整等待时机,而刘毅则也不再在邺城坐镇而是亲率西凉、白马、重骑、并州四营压进至冀州兖州边境长达两百余里的战线之上。骑兵奔袭各处,步卒跟上加以分割,充分发挥出燕军在兵力与机动力之上的巨大优势就是燕军此战最为根本的战略,曹军则一如既往的贯彻着以雄城为点,要塞为面的防御策略,似刺猬一般缩成一团静待燕军发起攻势,两军相对之下战云密布,此时已然是暴风雨来临之前最后的片刻宁静了。
相比于兖州冀州青州各处的剑拔弩张此时的徐州却没有半点大战之前的气息,甚至连占据广陵等徐州南部的刘备军都已经开始向着长江北岸汇聚,似乎要由此处渡江前往建业,说是二刘南北共分徐州之地,可无论是刘毅还是刘备都心中清楚徐南一地是难以久守的,二人不撕破面皮便罢,一旦破脸燕军便有极大的可能将此地收入囊中,扬州军于此怕是难有抗衡之力!可说徐南三郡亦可算得上是刘毅对刘备的一种牵制,而此时扬州军的这个动作已经说明了刘备的态度。
曹操麾下有法正法孝直为他献奇袭之策,刘玄德有卧龙为其谋划合力抗燕之法,此二人当可为如今年青一代谋臣之中的翘楚之辈,这般人才在燕地之中亦不缺之,且比之法正诸葛也不遑多让,此人就是与卧龙同出鹿门被称为凤雏的襄阳庞统庞士元,正是在曹军突袭汉中刘毅下令赵云进击青州之时他也对整体的战局有了新的见解。
自从当日与刘毅在北平城中一会,有经过自己对燕军及燕地事情的详细观察,又有同门师兄弟徐庶徐元直珠玉在前,庞统亦是下定决心投效朗生,此后在冀州之战与建业水战之中士元凭借自己不俗的才华和奇谋迭出赢得赫赫战功并建立起了燕军之中一流谋臣的声望,此时的他官至徐州别驾在刘毅称王之后的一年更被加为持金吾,位列三品,仅次于张虎郭嘉贾诩等人,犹在徐庶之上,对于一个二十三四的年轻人而言已经是极为难得的高位了,足见燕王对他的欣赏!
在刘毅心中凤雏庞统与鬼才郭嘉同属一个类型,都是善于出奇制胜,喜欢为了最大的战略利益而兵行险招,奉孝在奔狼以火牛计对付匈奴大军,士元与稽古之处让二将军亲身为饵,二人胆气之豪壮便可见一斑!随着年岁的增长与主公势力的不断增大,如今的郭嘉越发的成熟稳重,相对而言在奇诡之道上庞统就要显得更加突出。
当然对燕王以稳为主的整体战略士元是打内心赞成的,站在全局的角度上加以分析此乃当然之道,亦是王者之法,可具体到了战术细节之上,尤其是预判的情况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改变之后,对于眼前的这场大战庞统便有了自己的理解!倘若此时曹操大军回援与燕王在青兖之地展开决战,他肯定还是支持众人原先制定的战略,但实际战况并非如是,刘备兵屯庐江已然呈现出蠢蠢欲动的态势,出于对同门的了解,庞统几乎可以确定孔明与扬州军会加入这场大战之中,既然如此,待敌来攻倒不如主动出击,亦可收震慑敌军之效,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且燕王自起兵之日始就是以攻势而名动天下的,如今一味为了求稳而放弃自己这个优势所在似乎在兵家而言并非上策。
不过心中虽有此想,此番大战毕竟分量太重,庞统不愿给专注战局的燕王造成更多的负担,可几番深思熟虑又与徐庶反复验证这个想法却是更为难以抑制不吐不快,最后在与二将军一吐心声尽展己见之后得到了甘宁的一力支持,并将之详细报到了刘毅手中!敌未动我可先动,飞虎龙骧烈火三军联手先发制人足可应对扬州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