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shou门的修士在正邪两派攻打荒天谷时,有能力的全部出去迎战,剩下的只有几个老弱病残。云行沧用万能密钥破开御shou门的禁地机关,取走御shou门驯shou的神龙蛋,扫空御shou门多年储藏的各种宝贝时,活着的人只当没看见。
可谓:过境之后,片甲不留。
御shou门外留下正邪两派死在绝杀阵下的尸体,连背黑锅的人都有了。
两人一犬就这么走走停停,顺路捡点东西。即便唐歌身上的气运再差,有云行沧在,最后总会变成背黑锅的是敌人,拿好处的他们。
这样逢凶化吉的舒坦日子,唐歌进入任务以来头一回过,很是新奇。出了事有高个子顶着的感觉不是一般的好。
唐歌甚至很想对云行沧说来一句,你本事这么大,直接将这个世界弄崩塌了,送我出任务多好。她不在意符文炼化与否,出了这个任务,云行沧不在她身边,她心里想什么,云行沧不一定能知道。
但是这个想仅在她心里一闪而过。有些事终究还是要她自己来做。以云行沧之能,能在这个任务中找到她,并且打遍天下无敌手,就有可能在其它任务中再次找到她。唐歌一直没忘记,青丘狐那个任务的任务栏一直处于灰色不能查看状态。
相处的时间越长,从云行沧身上见识的秘宝越多,唐歌对云行沧的来历就一天比一天好奇。可是不管她有多想探知云行沧的来历,知道她想法的云行沧就是缄口不语,唐歌也无可奈何。
除了让云行沧主动开口告诉她所有事,唐歌想知道云行沧的秘密,还有一个办法,用云行沧教的另一种方法将符文炼化一半,把另一半符文画到云行沧身上,她就能知道云行沧的秘密。不过那个办法似乎不太好,她可能会吃亏,且唐歌对云行沧身上的秘密始终怀有回避的心思,直觉告诉她,知道得太多了不好。
哪怕再想知道云行沧的某些秘密,要唐歌接受她不乐意的附加条件,她也是不愿意的。
行路的日子里,唐歌不用担心危险,每日将大部分时间花在修炼上。十年晋入金丹后期放在书中界也是千年难遇的一个天才,尽管如此,距离唐歌想要达到的高度,还有很远很远。
资质和努力决定了一个修士未来的路能走多远,气运决定修士走这条路的难易程度。唐歌自带原主一身霉运光环,一路走来,招惹无数麻烦都被云行沧丢几个秘宝解决了,直到qiáng大的衰运光环给她带来了原女主,让唐歌彻底明白,这个世界对她充满了恶意,不灭不行。
《三千生灵爱上我》这本书的女主叫心怜,原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庶女。心怜因受嫡姐迫害,差点丢了xing命,机缘巧合之下激活了生母留给她的一块玉佩,从此改头换面踏上修仙之路,引来无数追求者为她鞍前马后。
从前对心怜不好的嫡姐因为心怜的不喜,在心怜踏上修仙路的头天夜里得疾病死了。欺负过心怜的仆人,在心怜离开家后,陆陆续续的病死。心怜的生父以前对心怜这个女儿不怎么关心,得知心怜踏入仙途后,终日后悔往日所为,一直疾病缠身。还是心怜感念生恩,赐给生父一粒仙药,让生父摆脱了疾病。自此,心怜一家给她造生祠,每日供奉。前期的心怜,在原主给主角设置的金手指护航下,当真是要多顺心就有多顺心。
所有的改变从反派集体反抗将原主拉进书中界开始。天道化身失去预知能力,心怜的顺风顺水路开始逆转。不但好运不再偏爱她,修仙路上越来越不顺,连感qing生活都充满了烦恼。以前围在她身边的追求者,恨不得掏出心来送到她面前,只求她多看一眼,如今却因争风吃醋,成日互相争吵攻讦,算计对方,让心怜为了维护众人和平心力jiāo瘁。
这一次与唐歌在寻龙山láng狈相遇,就是因为爱慕心怜的几名修士内讧,招来了外敌。敌人趁人之危,伏击他们一行人,为了保住xing命,心怜几人不得不láng狈奔逃。
唐歌看着天空中,一个身着粉衣,容颜绝美的女子从天而降,心咯噔一跳。
第二百零七章拯救作者行动(七)
女主心怜身上集合了原主最华丽的描写,让心怜成为这个世界里当之无愧的第一美人。哪怕没了作者金手指加持,因为心怜的美貌愿意为她赴汤蹈火的男人也不少。
原主被拖进任务世界后,一心留在心怜身边,是因为她给心怜的好运足够多,在天道化身本身实力不够的qing况下,呆在心怜身边最安全。唐歌不一样,她不喜欢围绕在心怜身边的那一堆人,何况离开秘境的这段时间以来,修真界流传得最广,被人议论最多的就是怜仙子身边的争风斗气八卦事,让唐歌更不乐意与心怜一路。
谁能想到,她到寻龙山溜个弯也能遇到心怜。尤其是心怜看到云行沧后,那恨不得将人扒光推倒的眼神,简直比让唐歌生吞苍蝇还恶心。
心怜修炼的功法名叫yin阳两极功,是一本通过双修,快速进阶的功法。修炼yin阳两极功的人与修为越高的人双修,获得的好处越大。
然而每一本进阶快的功法都有致命的弱点,这本yin阳两极功不能免俗,有灵根的人修炼这本功法,到了元婴期以后要进阶难于登天,但是没灵根的人又无法修习这门功法。
心怜不一样,身上有原主给她开的巨大金手指,在激活玉佩开启修仙之路时,从玉佩中得到了这本yin阳两极功,第一次双修得到对方的全部馈赠,以醍醐灌顶的方法提升到金丹期,完成了质的蜕变,彻底破除了yin阳两极功对修炼者的全部限制。自此,心怜的修为步步攀升,裙下之臣也日渐增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