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两位先生分别给二人授课,那谭先生还与贾琏多在家学里呆着,可是他们之间还是有交流的。只见李先生抚须叹道:“谭先生大才非我能及。日后若是有机会,你也该与谭先生多请教才好。只才三年多,琏二爷原本的底子也不厚,可是现在他应试,已经有了八二之数。”
就算宝玉知道谭先生的本事,可是让同为先生的李先生如此推崇,还是让他有些出乎意料。加之贾琏得到了八二之数的评语,更是让宝玉心下不服——那可是贪花好色,油锅里的钱都能捞出来花的贾琏呀,竟然就要科举出身了?这不科学好不好。
李先生把他的神色都看在眼里,安慰他道:“你也不必气馁,琏二爷不光得了谭先生之力,这几年来张家带他参加了多少文会,眼界自是你不能比的。”
是了,自己怎么忘记贾琏那边还有一个张家,几世的书香沉淀,自然有他们自己的门道。何况此世贾琏早早地上了正途,人家张家都能再嫁一个闺女进荣国府,提携他也是应有之意。
可是自己即得了伴玉而生的名头,总该有些出彩之处才好。早些中个秀才,就是宝玉自己计划好的事情——现在贾珠已经正式留在了翰林院,只一步步按部就班地等着考绩升官就行了。贾政也就不再如原著一般,只把眼睛盯在宝玉的身上。
越是如此,他越不能懈怠。毕竟那边的宁国府,还是把秦可卿娶进了门,就算是没有了元春向皇帝的投诚,可是一笔写不出两个贾字,谁知道贾珍那个糊涂蛋会不会再让人忽悠地要了秦可卿的性命。真到了那一日,就是宁国府的死期,而与宁国府同气连枝的荣国府,前途还是未卜。
所以宝玉急切地需要一个功名在身,不为了出仕为官,也得考虑将来可以抵罪不是。
咬咬牙,他向李先生道:“先生,我还是想试一试。”
李先生知他是个不听人劝的,摇头道:“这个随你。说来你上场见识一下,别小瞧了天下学子也是好事。只是老爷太太那里,只能你自己去说。我是没那个脸去劝老爷的。”
这就是不肯给自己背书的意思了。其实也能理解。宝玉满打满算,也不过才读了四年书,就算是比别的同龄孩子进度快些,也刚刚将那科举内容学全,精通完全谈不上。现在就说他可以下场一试,赌那一九之数,人家李先生赌不起。
宝玉也知道自己不能强人所难,向着李先生行了个礼:“先生放心,学生一定不会给先生丢脸。”
李先生只当他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也不多说,只把他今日的功课加倍,算是对他不知天高地厚的惩罚。
宝玉好不容易完成了先生交待的功课,去贾母那里时已经是晚饭时分。贾母见他来了,自是喜得眉开眼笑:“今天怎么晚了?再不来只当你今日不吃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