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页(2 / 2)

贾赦也知道张家的顾虑,就把贾政教他的那些话说了:“我自己原来糊涂,以为家里的规矩还不错。谁知道做了官才知道,家里有些规矩与清流人家大是不同。谁是谁非我也不好评判,谁让我是做晚辈的。只是琏儿今后却是要走科举之路的,这行事自是按着清流而行。”

张家人一听又想偏了,怎么你让贾琏走科举之路,难道那爵位还不想让他袭了不成?气哼哼地没有人搭理贾赦了。贾赦这里还不知道自己错在哪儿呢,只好带着贾琏回府,继续与贾政商量。

贾政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好在现在杨先生回来了,他那个脑子才真是适合这个时代官场的脑子,一下子就把症结给二人分析出来了,下次贾赦带着贾琏再拜望的时候,才算是皆大欢喜,张家同意在自己家里或是近枝的人家里,给贾琏相看。

解决了一个贾琏,比他大上一岁的贾珠也不能耽搁了。贾政现在不是天天在家里歇着吗?好了,带着孩子们参加文会吧。反正两个孩子已经有了个小小的功名,说起来比贾政自己参加这些文会还有名正言顺些。

只能说清流的行事,到底比勋贵们看起来大气多了。就是在贾赦刚还欠银的时候,那些人面对贾政,也都能笑得如沐春风。当然也可能与清流一般欠银不多或是根本没有欠银有关系。总之就是贾政在家歇着的这些天,人家清流并没有因此而疏远他,反而是有些读书人认为贾政是受了贾赦连累,却从来不抱怨,还处处为贾赦辩解,而对他高看不少。

贾珠与贾琏这才知道,贾政在读书人中还是颇受欢迎的:因他从开始的时候,就所自己的位置摆得很低,那就是学生。其实有些读书人的官职,并不比贾政高,可是人家贾政就能入下身段向他们请教。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人以为贾政是故做姿态,可是时间长了大家就发现,这人不是。

他向你请教的问题,你给他解答了,他并不盲从,而是自己回去再找书读,再印证。就这样贾政看的书越来越多,与人探讨起学问来,从刚开始的听多说少,慢慢地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再到有理有据地与人辩论。这就不得不让人佩服了。毕竟大家都已经是成年人了,总有些琐事缠身。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坚持读书,总是让人服气的。

等他带着贾珠两个出现在文会上,已经在圈子里小有名气了。连带着别人对贾珠两个都挺客气,这让贾珠两个受益匪浅:好些他们只闻大名的儒林名宿,都亲自考校起他们的学问来。

好在杨先生教导有方,贾珠两个就算是心里紧张,可是还是尽自己所知,回答了别人的提问。可能他们的回答还很稚嫩,也可能里面有些偏颇,可是没有人能否认,这两个孩子是用了心思与功夫的,其中有些见解,对这些满腹文章的读书人来说,也有些启发。

--

最新小说: 变成少爷的漂亮小可爱后,他摊牌了 狗勾能有什么坏心思[穿书] 满级侦探穿成病秧假少爷后 春日灿灿 快穿:宿主又把反派撩到了 穿成炮灰omega苟到了大结局 养成的反派全都翻车了[快穿] 小傻子拯救虐文受 穿到现代之被爱人扭转性格 夫郎他揣了个蛋[古穿今]
本站公告:点击获取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