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宝钗回头,那位已经越过三嫔,来到宝钗之前,向着轿内的淑妃行礼后,喜滋滋地对着宝钗道:“今日可算是见到妹妹了。”
大姐,脑子呢?脑子呢?!宝钗无力地看了看淑妃,发现人没有解救自己的意思,只好小声问道:“请问这位女官,您是?”
那位不想宝钗有此一问,呆了一下道:“难怪你不知道,我是你元春姐姐。”
您老看不出我是在装不知道吗?宝钗只好放弃婉转,开宗明义地道:“元春姐姐好。只是现在淑妃娘娘该起轿了,不好耽误了别的主子们上轿。”您身后可还有嫔位是可以坐软轿的,现在您还不是贤德妃呢。
元春就有些不敢置信地看了看宝钗,一双眼里竟似含泪。拜托,白莲花请找当今表演,本人欣赏不来。宝钗转身替淑妃放下轿帘,就要吩咐起轿。谁知轿里却传出了淑妃的声音:“若是无事,不妨和贾女史说说话。”
没等元春眼前一亮,宝钗已经苦声道:“娘娘,奴婢是第一次随您出来,早起天又不大亮,路还没记住呢。要是让奴婢自己往回走,怕是中饭的时候也回不了裳梨宫。”
都听出这个理由太过牵强,可是牵强最大的好处是让所有听到的人都知道,宝钗是不愿意与这位贾女史诉亲情的。轿子里淑妃的话音里笑意盈盈:“真是个笨丫头。如此今天且先和本宫回去,等把路认全了再与贾女史说话。”
宝钗闻言,对着元春福了一福,转身就叫了一声“起轿。”那急迫之态,让元春脸上就扭曲了一下,而后面的三嫔都拭了拭嘴角,仿佛刚才在坤宁宫里不光喝了茶,还用了点心。看着远去的轿子,元春只好恨恨地转身回了坤宁宫。
可是随着淑妃轿子回裳梨宫的宝钗,此时的心情却不坏:元春在宫里并不是原著所述那样得当今看重,又几乎与所有高位妃嫔们为敌,做人做得这样失败,也真是头一份了。可这对宝钗完成任务只有好处,没有什么坏处。不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宫里就少有朋友一说),就是将来要在宫里散布些两人不和的言论,同情宝钗的也一定比元春多。
不是宝钗心理阴暗,一定要与元春为敌,而是她的任务就是如此不说,元春今日看她的眼神,可也说不上友好。既然成为朋友是绝对不可能的,那多一些防备总是没错的。
一路想定,已经重回到裳梨宫。淑妃下轿时扶了宝钗的手,嘴里还教训她:“太毛燥了些。”说的是她拒绝元春的方法,而不是行为。
宝钗就表现得一脸懊恼:“奴婢也是一时情急。奴婢本是服侍娘娘的人,扔下娘娘自己去与人说话算个什么事儿。”
接出来的碧桃听了,就从她胳膊上接过淑妃的手,然后才笑对淑妃道:“宝钗也没经过。今日是她第一次跟着娘娘,又走了这一路,看这脸上都见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