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247节</h1>
萧十一知道这是要回侯府阻止事态进一步恶化,连忙应下。事实上,他怀疑这件事是自家主子的政敌弄出来的。
很快,萧十一就召集起三十余名护卫,随萧睿渊回到了威远侯府。此时,萧雄和卫氏已经被愤怒的人们堵在了一间小屋子里,衣衫凌乱,神情恐慌,正色厉内荏的呵斥着步步紧逼的人群,企图用威远侯的身份吓退他们。
人们并不惧怕,也没有贸然的动手,只是极尽嘲讽之能事,将萧雄和卫氏挤兑的几欲吐血。若非萧睿渊及时赶到,恐怕下一刻,这两个人就要血洒当场了。
“快看,萧将军来了,萧将军来了!”人群中,不知是谁第一个认出了萧睿渊,激动地大喊了一声。
义愤填膺的人们纷纷扭头,就看到了背对着日光走进来的那个高大伟岸的男子。
萧睿渊仅着一身常服,跟身着铠甲气势凛凛的模样颇有不同,却在出现的那一刻,依然震住了所有人。所到之处,人们不约而同地让开一条路,神情激动地看着他们的战神,瞬间把萧雄和卫氏忘到了一边。
萧睿渊的目光在几个看似带头的百姓身上扫过,见他们不躲不闪,只是满脸崇敬的看着自己,渐渐打消了来之前的疑虑,神情不自觉的柔和下来。
在他不曾察觉的地方,有几个原本想上前偷偷对萧雄和卫氏动手的人不动声色的退了下去,隐匿在人群之中。这几个,才是真正想浑水摸鱼,妄图彻底搅乱这摊水的别有用心之人。
在萧睿渊的安抚下,愤怒的人群很快冷静下来,心里已经放弃了找萧雄和卫氏的麻烦了,奈何萧雄作死,见萧睿渊过来,就以为是这个令他最为痛恨的儿子鼓动这些贱民来找他的麻烦的,一时又抖了起来,指着萧睿渊叫骂,整个人状如泼妇,哪里有身为侯爷的气度?
跟光风霁月,不跟他计较的萧睿渊比起来,萧雄就是个不学无术,品行不正的混人,再一回想他先前的所作所为,看的人恨不得拿根打狗棒,一人上前敲一棍。
萧睿渊早就习惯了萧雄的态度,脸色变都没变,看的人们愈发的心疼。只是萧睿渊的劝说,让他们不得不放弃暴揍萧雄和卫氏的念头,于是在心里默默地盘算着哪天若是碰到你这两个人,就给他们来一闷棍,既出了气,又不会给他们的战神带来麻烦。
萧睿渊对人们的影响力毋庸置疑,不到一刻的工夫,就将上千个百姓劝离了侯府,很快侯府就变成了往日空荡荡的模样,除了院子里被踩坏的草丛花木,很难想象这里前一刻险些发生血案。
面对萧雄的指责咒骂以及卫氏高技巧的挑拨离间,萧睿渊充耳不闻,回到自己的院子拿了一些必要的东西后,就头也不回的带着属下们回到了将军府。该做的已经做了,接下来那份送给萧雄、卫氏以及萧睿清的“大礼”,就让他们好好“享受”。
被劝出威远侯府的人们还没有回到自己家,半路上就听说了萧家三口往年对他们的战神做的“好事”。
尤其是听说侯府二公子萧睿清为谋夺世子之位,在去年他们的战神凯旋而归的路上设伏,意图击杀自己的亲兄长后,人们再也抑制不住心头的愤怒的纷纷涌到京兆府,要求京兆尹彻查。
虽然只是毫无证据的传言,但是见识过萧雄和卫氏的所作所为,他们已经相信这些全是事实。他们是平民百姓,无权去处置一个犯下大罪的人,就只能寄希望于官府,希望官府能够为他们的战神讨回公道。
不过三日的工夫,到京兆府祈愿的百姓越来越多,若非萧睿渊派人从中阻挠,这些百姓早就跪到宫门口去了。
不止平民百姓同情萧睿渊,就是朝中的大臣在朝堂上,看到这位常年冷着一张脸的同僚后,也不觉得他难以亲近,反倒同情理解起来:遇到那样心狠手辣的爹和兄弟,谁能笑的出来?
对此,萧睿渊没有过多的反应,对旁人若有若无的试探,皆被他用“家事之事,不足为外人道”这几个字打发了,每日依旧勤勤恳恳的处理公务,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这副模样落在旁人的眼里,却完全是另一个样子,只当他不想别人看萧家的笑话,故作不在意罢了。
然而,随着事态愈演愈烈,民间的为萧睿渊张目的声音越来越多,这件事已经不是京兆尹能做主的,于是三天两头给惠安帝上折子,请求惠安帝彻查去年萧睿渊遇刺一案。
要知道,刺杀一案,当时还牵连了不少王爷皇子,不说被褫夺了王位被幽禁的康王,连后来被囚禁的恒王也在那次被降了爵位,因这件事皇室受到了不少非议。
若是最终证实刺杀一案由萧睿清挑起,那么皇室的颜面也能挽回一二,到了最后,不止那些曾受责罚的皇子王爷跳出来喊冤,就连宗室也在不断地劝说惠安帝,请求下旨彻查。
对此,惠安帝一直没有明确表态。不是他不想彻查,借机在民间树立威信,而是在传言刚传开时,就已经命人暗中调查,证实萧睿清参与了刺杀案。
他很清楚,一旦将证据摆上台面,他势必要对萧睿清做出惩罚,就连萧雄和卫氏也不能姑息。到时候,获益最大的不是他,也不是皇室,而是萧睿渊。做别人手中的剑,总不是件让人高兴的事。
可是事已至此,再拖下去一点好处也没有,让他忌惮的萧睿渊却不会受到任何影响,说不定会因为他这个一国之君的不作为,得到世人更多的同情。
尽管心里不那么乐意,惠安帝最终下旨,命京兆尹彻查萧睿渊、萧雄、卫氏等人,搜集刺杀案的证据。
京兆尹接旨后,立即着手调查。本以为过去了一年多,调查起来不会容易,没想到不出十日,他就搜集到了萧睿清参与刺杀的证据,还查出了萧雄和卫氏这些年来做的一些犯忌讳的事。
当这些证据呈到御前,惠安帝大怒,当即下旨缉拿萧睿清归案,并剥夺了萧雄的爵位,命萧睿渊提前承爵……
☆、第335章 转变,别样的岳父大人
若萧雄只是无能,惠安帝不至于一气之下就夺了他的爵位,然而他自己作死,不仅纵容卫氏私放印子钱,而且包庇卫氏娘家作恶多端的亲戚,一连牵扯出了好几条人命。
就这样一个与社稷无功,私德不修,却身居高位白白浪费朝廷钱粮的人,惠安帝能容得下才怪。更何况萧睿清胆敢做出弑兄一事,在惠安帝心里,指不定自己的儿子犯错,就是被他这种心术不正的人带坏的,不仅不会轻饶了这个“罪魁祸首”,连“罪魁祸首”的家人也别想好过。
种种原因之下,导致萧雄成为大楚建朝以来,第一个既没有死,也没有被抄家,却丢了爵位的侯爷。
惠安帝下的这道圣旨,为他在民间赢得了不少赞誉,多少让这位心里抑郁的一国之君安慰了不少。
经此一事,尽管看在萧家列祖列宗曾对大楚江山立下汗马功劳的份儿上,惠安帝没有将萧雄下大狱,然而没有爵位,又没有官职在身,他就是个什么也没有的白身,以后就得仰仗萧睿渊的鼻息过活了。
相比还有可能继续过富贵日子的萧雄,卫氏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她私自放印子本来就犯了大楚的刑律,按律要被问罪,又借势给娘家作恶多端的亲戚害死了数条人命,当天就被打入了大牢,待萧睿清被押解进京后,母子俩一同受审。
萧雄对卫氏倒是真爱,受不了真爱在牢里吃亏受罪,忙不迭的送了许多好东西进去后,又四处走关系想把卫氏保出来。
可是,关押卫氏别说是惠安帝亲自下旨,就算不是,连爵位也没有的萧雄谁还会理他。奔波了几天,气得摔碎了房间里一批又一批的物件,也没能把卫氏捞出来。
至于萧睿渊……他是整个事件中最大的获益者,且不说从侯府世子一跃变成侯爷,单是今后萧雄无法通过舆论的压力,用父亲的身份来压制他,就让他彻底没有了最后的顾忌。
民间的舆论一边倒的支持萧睿渊,言语之间皆是对为父不慈的萧雄和心术不正的卫氏母子的唾弃,若是有人故意挑事,认为这一切是萧睿渊自导自演的把戏(事实上确实如此),这人必会成为民众攻击的对象。
人们选择相信萧睿渊,一方面出自崇拜和同情,另一方面,萧雄卫氏三人的所作所为是无可更改的事实,且那天愤怒的百姓冲到侯府替萧睿渊讨回公道,是萧睿渊及时赶到替萧雄和卫氏“解围”,才避免接下来可能会出现的流血事件,这让人看到了他“至纯”“至孝”“至善”的一面,根本不会怀疑到他的身上。
事情圆满解决,让连日来一直忧心忡忡的莫清泽终于松了口气,抽了空让萧睿渊晚上到状元府吃饭。这一邀请,让萧睿渊简直受宠若惊,下午早早就过去了。
莫清泽对待萧睿渊这个女婿的态度始终说不上好,跟许多父母一样,总觉得养了多年的大白菜被猪拱了。虽然这“猪”各方各面没得挑,他心里其实也是满意的,但是依然不得劲儿。
这一次萧睿渊快刀斩乱麻,解决了萧雄卫氏这些不确定的因素,算是彻底消除了莫清泽心头对这桩亲事最后的疑虑,所以对待萧睿渊的态度,也渐渐发生了改变。
萧睿渊到状元府时,桌上的饭菜已经摆好了,这不是他第一次到状元府,却是第一次在状元府留饭。
桌上只有简单的五道菜,却全部是按照萧睿渊的口味做的,萧睿渊看在眼里,握着筷子的手微微发紧,心里酸酸软软的,说不清是什么感觉。
“愣着做什么?赶紧吃,不然凉了对肠胃不好。”莫清泽见女婿没动筷子,颇有些不耐烦的催促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