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人,还问别人说什么学习窍门,这简直是笑话吧。
三叔公一说到萧凌玉当初学习的状况,村子里很多人立刻就说起来了。
“哈哈,说起来,我记得凌玉读书那会,不是拿着书本,边走边做作业嘛,结果,没有注意到脚上的一条水沟,一脚踩了下去,”有个大娘笑着说道,“把自己摔得浑身脏兮兮。不过,她没有去注意自己脏不脏,反倒是看到书本掉到沟里被浸湿了,急得直哭了。”
“呵呵,我说一个更好笑了。有一次,我去找秋英借一把镰刀割草,当时,秋英在洗衣服,没有洗衣粉了,就让房子里的凌玉把洗衣粉拿出来。你们猜怎么着?这丫头拿着一面镜子出来还不自知,嘴里叽叽咕咕的在背书呢。”
“哈哈,怎么会这么好笑呢。”
“还有啊……”
突然间,这车上不知怎的,都开始拔着萧凌玉读书那会糗事出来了。
听得萧凌烨目瞪口呆,最后,他傻傻的看向萧凌玉,问道,“姐,这都是你读书时做出来的吗?”
萧凌玉的脸色一红,瞪了他一眼,没有好气的说道,“不是!”
但显然萧凌烨根本就不相信。
不是,这些大娘大婶大叔大伯会当着本人的面,讲得绘声绘声。
车上这些人讲萧凌玉读书学习那会事的时候,顿时反应过来。
或许萧凌玉姐弟俩确实没有什么学习窍门,唯一的窍门应该就是刻苦努力与勤奋。
这些人此刻深深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督促孩子们多花时间学习读书。
后来,还真陆续考出了几个大学生,虽没有萧凌玉姐弟考得大学好,但好歹是大学啊。
当然了,这些只是后话罢了。
一路上,你一言我一句的,很快汽车就到了镇上。
萧凌烨打算先陪自家姐逛一逛。
萧凌玉呢,也打算给萧凌烨买两件衣服。
三四月的天气,说冷不冷,说热不热的,但冷热衣服都要备上。
杏安镇在整个县镇来说,是个大镇,有四万多人口。
每到镇圩日,都是人潮涌动,人来车往的,好不热闹。
现在这杏安圩镇还并没有如六年后那样改建,都是老式路,坑坑洼洼的烂水泥路。
如果是晴天还好一些,但一到下雨日,这路就变得乌黑泥泞,很不好走。走路要小心,这摩的一过,污泥就喷到了身上。
但即使如此,也打消不了乡下农民上圩镇的热情。
因为这镇圩日,不但可以买到自己想要买到的东西,还可以卖出自己想要卖出的东西换钱,比如卖些菜,黄豆,辣椒等等
(注:圩日,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