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立说道,眼下民**队在火炮上的力量无疑是十分缺乏的,哪怕是姜立的45军,离了奉天城那几十万发炮弹的供应,现在跟日军比也差了个档次。那些大威力,射程远的火炮性能固然好,但这也要看情况,在民国这种幅员辽阔,交通基础又极差,运输工具更是缺乏的情况下,盲目的追究大威力,射程远而导致火炮的自重直线上升是极不明智的。
相反牺牲火炮的一部分性能,换取火炮运输的相对轻便,使之能更加快迅的投放到战场,及时给地面部队提供火力支援。对火力严重缺乏的地面部队来说尤其重要。毕竟在炮战中单纯的比拼炮击距离的情况并不多。
“卑职记下了,对了,兵工厂关于240mm臼炮的生产还要不要继续下去?”陈靖国认真地点了点头,最好的未必就是最合适的,再好的武器也有水土不服的时候,这点姜立是从实用性上来说的。既然这样,240mm臼炮就太过笨重了。靠西北现在的运输条件,也许武器还没运到战场,战争就已经彻底结束了。
“大口径火炮的实验可以继续,但不必进行大规模的生产,眼下45军还不具备装备这种火炮的条件,先放一放吧,太浪费资源了,等后面条件宽裕一些了,有足够的精力再上马这种大口径火炮。”
姜立说道,虽说大口径火炮怕威力无与伦比,但在西北现在面临的情况下,难道指望用马将这些动则两百多公厘的大炮拉到战场上去?生产这样一门炮的时间和物力,财力,足以生产数十门的105,150mm榴弹炮了。
从姜立这里出来时,陈靖国也得到了近三百万美元的资金,用来增添兵工厂所需要的设备。算是自老帅魂魄后,兵工厂得到的最大一笔投资了。
本来姜立还想着要上肩扛式火箭筒的生产,毕竟对于日本人在二战中使用的豆丁坦克而言,用火箭筒基本上可以一炮搞死对方。但一想到现在兵工厂连恢复生产都为时尚早,一时间也就不用太着急了,慢慢来吧,连续下达了这么多意思,投入了大量资金,也够陈靖国这些人消耗一段时间了。
“百废待兴啊,西北这片地方虽然荒凉了一些,但也是奉天兵工厂迎来新生的开始。”吸着屋外清冷的空气,陈靖国忍不住满是兴奋地叹道,跟之前的藏式毅一样,陈靖国此时对于在西北有前景也充满了向往。他这些年的心血全部都投在了兵工厂里面,看着兵工厂不断壮大下去,对于陈靖国来说便是最为开心的事。
“小薛啊,既然军座交待了,以后半自动步枪的事就交给你了,不过每过段时间,我都会检查一下你那边的进度,难得军座看重,可不要辜负了军座的信任。”陈靖国又拍了拍薛凯的肩膀。
薛凯用力地点头,他手里已经有了一套不成熟的图纸,在日军攻进奉天城时,巷凯已经做好了毁掉图纸的准备,没想到峰回路转,事情又有了转机。(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