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424章 软禁(三)</h1>
面对着何应钦的咄咄逼人,孙玉民表现得沉着冷静,他回应的话并不完美,甚至还有点强词夺理的味道,可恰恰就是这些瑕疵,反倒使多疑的老蒋深信,孙玉民面对着这些质问,特别是在不知道自己来的情况下,不知道何应钦会如此盛气凌人的情况下,他的这些看似漏洞百出的回答,就是实际情况。
“孙玉民,如果说刘文智上次前来湖南,没有向你透露过半分要投共的意向,在场的没人会相信。”何应钦又把大家一起给接了出来,他现在总算是见识到了一点面前这个年轻人的实力。
“他有向我请辞,但是绝没有向我投露过半句要投共的想法。”刘文智投奔新四军,就是自己的授意,可现在这种场合,这个情况,孙玉民怎么可能会承认,他心知不能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缠,于是话锋一转,把矛盾转向一直在冷眼旁观的戴笠:“虽然我不知道刘文智为什么会走这一步,但是我严重怀疑他是被人逼得无路可走,才会挺而走险。”
“被人逼得无路可走?”薛岳恰到好处的问了一句,正好给了孙玉民发挥的余地。
“这件事情戴局长非常的清楚,请他来解释最为合适不过。”孙玉民首先把锅摔给了戴笠。
“是吗?玉民,我倒是想听听你为什么会说我会很清楚。”戴笠皮笑肉不笑地回了一句,他知道孙玉民会把当初刺杀刘文智的事情摆出来,可孙玉民不知道,刺杀刘文智是老蒋的意思,一旦孙玉民再翻出这笔旧帐,实际上打的是老蒋的脸,惹恼了老蒋,自然没他的好果子吃,戴笠现在想要的就是这种结果。
“戴局长果然是贵人多忘事,刘文智来湖南来找我时,可多亏了军统的弟兄们一路追杀,说不定回去的时候,同样是如此,更说不定这段时间发生了我们所不知的事情,或许这就是刘文智投共的最大原因,他是被戴局长逼得没有办法了,才会走上投靠新四军这条路。”如他所愿,孙玉民果真搬出了刘文智遇袭的事情,可是又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孙玉民并没有在来的途中遇袭这件事情上过多纠缠,而是依此类推,把刘文智投奔新四军的责任,完全推到了军统身上。
“你胡说八道什么?军统只刺杀过刘文智一次,以后再也没有对他付诸过任何行动,你不要把刘文智投共,说成是受我军统逼迫所致。”戴笠气坏了,原本他想借孙玉民的口惹恼老蒋,没想到这家伙完全没有上当,反而倒打了自己一耙,戴笠现在真有点偷鸡不成蚀把米的感觉。
“有没有这样做,戴局长你心知肚明,刘文智跟随我那么多年,对于他的为人我还是颇为了解的。”孙玉民心知今日这关不好过,索性豁了出去,他说道:“如果他来我这之前就已经抱有投共的想法,那么他何必还给我带来足够一个师全年开支的军饷,新四军那边的穷谁人不知,他为何不把这笔钱带过去呢?还有,如果他抱定了投奔新四军的想法,那他为何又把击落冢田攻座机的事情报到我这来,这个振奋国人斗志的功劳,如果是由延安宣布出来,那么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还用我来阐述吗?”
“由此可见,肯定是有着什么事情,逼得他走投无路,才会最终选择投共。或许委座和各位长官都认为我是在替他开脱,可是我却要说,这并不是我胡乱杜纂,当初我接掌十二军时,推荐他担任十二军副军长,可他宁愿守着老家,都不愿过来,足见他并不是那种利欲熏心,贪图功名富贵之人,请诸位长官试想一下,一个连副军长都婉拒的人,怎么可能会率部投共,难道说那边会给他比十二军副军长还要高的职位?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既然可以肯定这一点,那我在这就敢拍着胸膛说,刘文智的投共,其中必有隐情,而且……”刘文智一口气说了一大段话,末了的时候,特意停顿了一下,讲道:“而且极有可能是受到了致命威胁,才会挺而走险,至于这个极度威胁倒底是什么?可能真的要戴局长来说明白了。”
戴笠脸都白了,可他又不敢当着老蒋的面去发作,心中对于孙玉民的那个恨意啊,简直就不能用言语来形容。
孙玉民的话,给老蒋的心灵也造成了足够大的震撼和冲击,他不禁也产生了一种疑问:难道说刘文智的投共,真的是因为受到了逼迫。
老蒋开始回想当时的一切,他也是听到了戴笠的汇报,说刘文智和新四军走得很近,然后即将去湖南见孙玉民,自己担心孙玉民会被赤化,才临时起意要杀他。
如果按照孙玉民刚刚的说法,他也是真的没有必要去选择投共,难道这其中真的有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