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些在“改桑回稻”之中沦落的平民百姓并非都会老实地接受这个结果,事实上在这个政策施行的过程中就有许多平民揭竿而起,和官府对抗,在江南酿成了好几起血腥械斗的惨祸,死了不少百姓和官吏,只是这些事情都被南直隶朝廷掩盖。
这些反抗的力量被官府镇压之后,自然而然地走向眼下江南“触手可及”的一条“逼上梁山”的道路,就是当倭寇,他们不甘心被压迫,不甘心被权贵欺凌,于是他们成为倭寇,用武力争取自己生存的权力和自由。
眼前这徐活佛手下的六十多名倭寇精锐,其中就有大约十多位是在五年前“改桑回稻”事件中被逼当上倭寇的,其他的倭寇大都也是因为种种不公的压迫而走上这条亡命之路,他们都痛恨江南权贵豪门和各级官吏。
此时这些倭寇听着徐活佛的话,自然是觉得这些话语说到了他们的心里头,这些豪门权贵和大官在压迫他们的时候,怎么没有考虑他们能不能活下来?
刘赐在对江南将近二十天的巡视之中,他也大概了解江南贫富分化和阶层压迫的现状,他看着这些倭寇眼中的怒火,他并不觉得意外,毕竟他自己也是个平民出身,他明白江南权贵对人民压迫的厉害。
所以刘赐眼下是掂量得清楚状况的,或者说他知道他们面临的现实并不是“一伙海盗要抢夺他们的财物”那么简单,这个状况在某些程度上还可以解读成“愤怒的揭竿而起的平民百姓要抢回豪门和大官从他们身上夺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