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车夫”又摸了摸这通道的上方,这个堡垒的砖石厚重,在上方砖石的缝隙中间渗透着清冽的水滴,“车夫”接下一滴水滴,在舌边尝了尝,笑道:“这砖石中间渗着水,这也是有考究的,这时候你们不觉得这点水有什么用,到了打仗的时候,你们就知道这点水是能救命的。”
听着“车夫”的话语,刘赐心中滋味复杂,他觉得这双屿港这般繁华,商贸这般繁盛,却是在倭寇和这同济会的手里,是在干着大明朝廷不允许的走私的勾当,这同济会能这么有钱,这倭寇能把双屿港建设得盖世繁华,说明大明的民间是充满了对外洋贸易的需求的,为何官府不允许大明民间对外洋通商?为何一定要封关禁海?
刘赐想着,如果官府允许通商,开放大明的海禁,那么这大明的民间贸易该繁华到什么程度?在偷偷摸摸的走私之下,这双屿港都能营造得如此“盖世繁华”,如果是朝廷主持下正大光明地贸易,那大明的沿海该出现好多个双屿港?
如果大明沿海出现许多个双屿港,比如天津、泉州、宁波、松江都变成双屿港,这样的话大明该赚多少钱啊?国家可以在这些大港口上设官府收税,这样的话,国库有钱,人民也有钱,这该多好啊。
刘赐想起传说中的福建的“泉州港”,传说在二百年以前,就是元代和宋代的时期,泉州港就是天下第一等繁华的大港口,传说泉州一个港口一年缴纳的税赋就达到大宋朝廷税赋的五分之一。
刘赐此时走在这双屿港上同济会的坞堡中,他不禁幻想着,如果再造一个泉州港那般的天底下第一等繁华的大港口,那该有多好,有那样的港口,国库就有钱了,人民也不用当倭寇了,民间的商货能够流通,人民的日子自然也就过得好了。
刘赐这般想着,不知不觉间,他们来到这坞堡的顶楼,这坞堡来到顶层,空间就窄小得多了,那“车夫”引着刘赐和三个女孩走进这顶层的房间,他笑道:“姚公子,你我是本家,都姓姚,姚无忌,请多指教。”
刘赐迎着姚无忌那睿智又温和的目光,他愣了愣,他心中直觉地涌起敬佩之情,他连忙弓下身子行了个礼,说道:“见过姚大人。”
姚无忌笑道:“别称大人,你拿着这‘同济’的牌子,就是同济会的掌令之一,我身为大掌令,得问一句,这牌子本来是给裕王爷的,怎么到了你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