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语文老师有时候都好奇,有的人,练字怎么能不长进呢,都两年了,这丫头白练了。
说起来语文老师,还真的是因缘巧合,慢慢小时候拉肚子都快不行了,当年张向东用纸箱子骑着自行车,去一个老大夫那里拿的药片吃的,后来就好了。
这语文老师也是巧了,就是这老大夫的儿媳妇。
老大夫擅长小儿疾病,最喜欢用偏方,属于赤脚大夫那一种,真正验证了什么叫偏方治大病。
这还是马永红发现的呢,她有时候去学校,是认识慢慢的老师的,结果又一次慢慢咳嗽了,一直半个月了还不好。
她琢磨着这样下去不行,因此去老大夫那里开点药,正好是星期天,遇上了慢慢的语文老师,这才知道原来是老大夫的儿媳妇。
语文老师不能不说是严厉,她是极为严厉的,但是慢慢竟然一点也没有不喜欢她,只觉得她为人格外的方正。
一直到慢慢长大以后工作了,在以后读书的日子里,经常会想起她来,一个好的老师,受益终生。
不会无缘无故发怒,也不会大小声,她极为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孩子,学习好的不好的一般的,她都要提问,不会的就站着,下一次她还要继续提问。
初中大家接触文言文,很难,谁知道文言文是个什么东西呢,晦涩难懂,就连课本先的注释都那么几个,根本不懂什么意思。
一般的语文老师,不过是糊弄过去就算了,只说重点的,背诵重点段落就可以了,至于全篇的意思,大概了解就好了,毕竟是初中生,没那么多的要求。
可是语文老师不这样,打从第一篇文言文开始,她就是逐字逐句推敲的,每一个字的意思,都要记下来,背过,她挨个提问。
不仅仅是每个字的意思,每句话的解释还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
就这样,慢慢自己都能读懂文言文了,之乎者也的各种用法,她喜欢这些,也爱重老师的人品。
狠是真的狠,每一篇文言文要检查的时候,手里面都拿着一个大约三四十厘米的棍子,不长,但是打在手心上格外的疼。
她要提问,回答不上来一个,她就再重新提问一个,相当于给一次机会,要是再回答不上来,那就摊开手心,挨一下的事儿。
好学生也有回答不上来的时候,可是她从来不偏袒,照样下黑手。
总是一节课下来,有七八个学生是站着的,还有十来个是挨打的,她皱着眉头,“你们不用怨我,我这是为了你们好,你们以后就知道了。”
“以后知道了也不用想着我,我不求你们感谢我,能不骂我就很好了。”
“出去的时候,混好了我也有面子,说这是王庆荣教出来的学生,别给我丢人。”
慢慢那时候是真不懂,觉得应该不会感激的,因为上课提问是真刺激。
不仅仅是文言文,哪一篇文章,她都是掰开了揉碎了,一个词儿用的好,好在哪里?
这句话用的好,好在什么地方,是用意好呢,还是结构好,还是能表明作者的心境呢?
再有,文章的主旨大意是什么,从哪儿看出来的,这立意到底好不好呢?
她不是自己说的,她是提问的,开始学新课文的时候,集思广益,大家举手说,她每次不说对也不说不对,只要你说了,她就听着。
这样的好老师,一辈子,一个就够了。
严师出高徒,这话儿一点也没错。
小学的时候,慢慢学语文是兴趣爱好,思维跟脱缰的野马一样,全靠着感觉来。
可是在语文老师的引导下,她学会了思考,学会了运用,学会了去体会,这是最为难得的东西。
在文学上,有个老师能给一点启发,受益终生。
“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
语文老师顿了一下,她故意读的慢一点,尤其是那个卧字,“你们从最后一句话里面,体会到了什么呢?尤其是用了那个动词。”
她说完了,也不着急提问,来回读了两遍,然后开始提问了,有同学积极举手。
“娴静。”
“好,坐下。”
她不满意,没有找到合适的答案,接连几个都不满意,“你们闭着眼睛想一下,冬天的阳光下,山坡上卧着小村庄。”
慢慢就闭上眼睛,她瞬间就想起来,上河那个小村庄,从远处看,在山林里面,好似是看不见的一样。
“你来说。”
慢慢就站起来,“感觉很舒适,温暖。”
语文老师就点点头,你说对了,她也没有很高兴的样子,总是一个样子,“对,坐下,是不是感觉到温暖,冬天的太阳暖洋洋的,小村庄跟老人一样,在那里晒着太阳,这就是温暖,一个文字是带着温度的,就体现在这个卧上面。”
慢慢眼睛亮晶晶的,她沉浸在这样的世界里面,聚精会神的听着,一节课往往一眨眼就过去了,她的笔总是在动,恨不得把老师说的都记下来,一篇篇课文上,每一页都是密密麻麻的笔记,看起来乱,圈着的字,然后划横线的句子,还有斜着标记出来的手法。
内容太多了,读书从来不是简单的事儿,干干净净的不叫课本。
真正的是,把一页纸越看越厚实,然后再慢慢的变成一张白纸,在你的脑子里融入进去。
作者有话要说:里面是真实的,我到现在依然感激她,她初中教会我的文言知识,我上大学的时候都比同龄人懂得多,看文言文从来不用查阅翻译的,基本上都能懂。感谢她当年逐字逐句的检查。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div>
</div>
chapte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