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沙无计可施,留下自己来过的暗记,悻悻回府。
第二天,圣识一切功德无量措嘉达瓦尔品第,扎论金顶寺威德法王的师弟,雪域高原上折服数十位大德高僧,尊贵无比的威灵法王,法驾来到了京师。
隆福寺众位喇嘛,京师笃信藏密佛教的部分官民百姓,朝廷派遣的礼部、鸿胪寺、会同馆官员,加上土默特部黄台吉率领的众位蒙古贵族,尽数前往迎接。
城外十里,锣鼓喧天,铜长号发出低沉雄浑的声音,仿佛来自西天的浑厚佛音,那隆福寺的众位喇嘛全都盛装出迎,拿着法杵、转经筒、金刚锥、加持宝锉诸般法器,排得齐齐整整。
百姓挤得人山人海,大部分人不懂藏密和内地禅宗的区别,只知道来的是位转世菩萨,大德高僧,全都涌来围观。
黄台吉为首的众位蒙古贵族则全副披挂,穿着华丽的蒙古袍,脖子上都挂着猫儿眼、珍珠、玛瑙做的佛珠,虔心等候。
信仰儒家的几位朝廷官员们,尽管心底告诉自己子不语怪力乱神,但此时此刻也禁不住心旌摇动。
这等威势,法王法驾还没有到,已是先声夺人。
来了来了!有小喇嘛兴高采烈跑过来,一路喊叫着。
从通州方向,一大队人马遥遥行来,只见当先的是两头毛色纯白的牦牛,迈着沉稳的步子,全身装饰着金银珠宝,显得高贵华丽。
接着是十八名红衣番僧,一个个生得奇形怪状,手里拿着大铜锣、宝杖、金杵等各色怪异武器,京师练武的识货,低声道:“扎论金顶寺十八护法罗汉到了!”
再然后是一群身穿彩衣的年轻女子,尽皆穿着乌斯藏的衣服,脸上带着两团高原红,手里提着水罐、花篮,一路抛洒净水和花瓣。
一队队人行来,真不知有多大的排场,只叫官民百姓看得眼花缭乱,末了才是一乘极大的步辇,白色琉璃顶,四面批下来绛红色的纱帐,上面金线绣着许许多多的梵文,远望灿若云霞。
“威灵法王到了!”迎接的人群中发出一阵惊天动地的欢呼,以黄台吉为首的蒙古贵族们如痴如醉,全都翻身拜倒,望着步辇顶礼膜拜,口中念念有词:“威灵法王,法驾中原,传功弘佛,功德无量!”
我晕,怎么不是星宿老仙法驾中原?和官校们站在大路旁边的秦林,只觉心头有些好笑。
他是职责所在,特地来看看这位威灵法王究竟是什么来头,到底有几斤几两,会对蒙古贵族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成国公朱应桢、司礼监张诚,这两位则是朝廷特地派来的,朝廷欲借笼络扎论金顶寺一系来影响乌斯藏人和蒙古人,所以特示以荣宠,不仅封威灵法王为“灌顶大国师”,还派遣一位国公、一位秉笔太监出迎。
朱应桢胆小怕事,张诚则有太监都有的毛病——迷信,两人见了威灵法王这等气派,原本不信也信了三分,心头只觉惴惴。
“这位灌顶大国师,果真佛法高强啊,单看这万众顶礼的架势,啧啧……”朱应桢虔心赞叹着。
张诚更是灵机一动:“咦,慈圣李娘娘笃信佛法,咱家回宫去说说,倒也结段善缘,秦将军,你说呢?”
可不是嘛,李太后是整个皇宫里面最迷信的,成天拜佛,甚至专门建一座慈寿寺,按自己相貌做了九莲菩萨像。
张诚的算盘打得劈啪直响,向太后介绍威灵法王,一定能够得到李太后的宠信吧!
秦林听了却十分不乐意,威灵法王明显和蒙古势力勾勾搭搭,扎论金顶寺一系有和俺答汗政教合流的倾向,要是威灵法王借李太后的迷信搞风搞雨,那就麻烦了。
“这个,恐怕不合规矩吧,法王毕竟是番邦外臣,”秦林斟酌着说道,自知说服力比较小,多半没有打消张诚的念头。
果不其然,张诚虽然没有和秦林争辩,眼睛里的热切却是越来越浓烈。
秦林心头暗叹不妙,李太后那里有没有张诚引荐都不重要,单单是今天这排场就很蛊惑人心,威灵法王以弘法西来的光辉形象出现于京师,正可谓先声夺人,无形中营造了有利于他的局势啊。
正没得头脑,却见人群后面有些搔乱了,不远处运河两边又站着许许多多的人,不知道在干些什么。
秦林纳闷,这些天主要关注黄台吉、威灵法王这两边的事情,就连穆拉德的鲁密铳制造技术都甩给了赵士桢,就没关心别的,所以竟不知道运河边上又是怎么回事。
好在带了华得官在身边,问这地里鬼,立马唾沫星子直飞:“哈,长官问道小的,着实问对了人。这些人都是南方客居京师的,有浙江人、福建人、广东人,还有不少南洋来的贡使,说是要迎妈祖娘娘——长官,南方沿海信妈祖的人,竟有这么多哩。”
只见运河上远远驶来三艘极大、极华丽的漕船,那船雕梁画栋,四周装饰着珍珠、宝石、翡翠、美玉,船帆俱绣着金色山峰图案,在阳光映照之下宛如火烧云一般绚烂夺目。
船上水手全都穿黑色劲装,一个个收拾得干净利落,格外的精神。
头前一艘船的甲板上,矗立着一尊羊脂白玉雕成的妈祖娘娘,远远的看不清楚,渐渐船开得近了,才看见那妈祖玉雕像和人差不多高矮,玉质十分的温润细腻,看上去格外漂亮。
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祇。古代在海上航行经常受到风浪的袭击而船沉人亡,船员的安全成航海者的主要问题,他们把希望寄托于神灵的保佑。在船舶启航前要先祭天妃,祈求保佑顺风和安全,在船舶上还立天妃神位供奉。
怎么会在京师看到妈祖圣像呢,还有那么多迎接的人,又是怎么回事?
叫秦林更加纳闷的是,那座玉雕像的容貌,远处看不分明,近了之后才发觉,格外像他的一位老熟人!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