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楠下令各地严查余孽彻底平息这场叛乱的余烬,以免死灰复燃,同时大军在安庆府休整数日,便准备开拔凯旋。王守仁于安庆城破五日后抵达安庆参见宋楠,两人再次见面,固然如老友重逢,欣喜不已。
宋楠于城中酒楼设宴招待王守仁,肯定他为平息叛乱做出的巨大贡献,命他交代处理好善后之事便去京城,朝廷定有封赏,两人经过这次合作,对对方均有惺惺相惜之意,王守仁对宋楠心中的成见也终于逐渐的消除了。
酒酣耳热之际,谈及朱宸濠的结局,两人均唏嘘不已,王守仁又搬出他那一套心学的理论来套上朱宸濠的作为,称其为本心无过,只是意动为恶,又无人遏制,故而发之于外,于是便成了作恶之人。
宋楠有着自己对朱宸濠的评价,朱宸濠其实从根本上来说不仅仅是个野心家,他其实也是有抱负的,作为朱氏家族的一员,他的责任感大了些,总把大明江山看成自己也有一份,主人翁的意识太强了些,以至于看到正德的作为,打心眼里不满意,从而产生了反对他取而代之的念头。
熏熏之际,宋楠不免就朝廷形势问及王守仁的看法,王守仁喝了酒,胆子大了许多,不知是出于真心还是出于假意,他的话语中的意思让宋楠听着有些心慌。
“当今大明朝,在经不起任何一场动乱了,朝中若依旧如此格局,文武不合,相互牵制,各自为党,然则情形还将恶化下去。本人并非杞人忧天,朝廷上的不团结和相互的不信任是内忧外患的根源所在,常言道: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朝中官员一殿为臣,可比兄弟之间,若能同心协力扭转苦局,而一味营苟为私,那么便没什么好期待的。”
宋楠惊讶于王守仁的大胆,却也欣喜于王守仁跟自己的观点相同,自己也一直以为朝廷内部的倾轧和不稳定才是最终国力衰竭的根源,没想到王守仁也这么看。
宋楠搭着舌头问道:“照你的意思,文武勋戚,内廷外廷如何才能齐心协力呢?恕我想不出办法来。”
王守仁嘿嘿一笑,同样大着舌头道:“镇国公问我这个问题,我王守仁确实没办法回答,我只知道,要内外廷精诚团结,文武官员亲如兄弟的话,那好有一比。”
“比作什么?”
“太阳从西升东落……”
宋楠哈哈大笑道:“也就是说没有可能咯?”
“下官认为是没有可能的,要想做到这一点,只有一个办法。”
宋楠笑道:“什么办法?”
王守仁盯着宋楠的眼睛,宋楠看出他眼神中异常的清醒,根本就没有喝醉的样子:“镇国公应该知道是什么办法,不用守仁多嘴。”
宋楠微笑摇头道:“宋某不懂。”
王守仁笑道:“镇国公莫担心,守仁不是迂腐之辈,只要无人做出大逆不道之事,但对大明有利,但对百姓有利,守仁都不觉得是错事,也不会横加指责,相反守仁会竭力的支持,为其鼓吹。镇国公不是不懂,是不愿说罢了。”
宋楠大笑举杯道:“喝酒喝酒。”
王守仁举杯一饮而尽,两人再喝数杯,兴尽散去。
回营中的路上,李大牛偷偷问宋楠:“哥儿,王大人和你打的什么哑谜,什么你懂你不懂,你知道你不知道的?”
宋楠微笑道:“大牛兄弟,你也对这一切感兴趣了?”
李大牛挠头道:“俺只是问问,俺不是感兴趣,俺是想跟着学点本事,俺糊里糊涂的太久了,若再不学点真本事,将来真的难以立足了。”
宋楠点头道:“很好,确实要学,我便跟你解这个迷。文武不和,内外廷不和,朝廷的混乱局面如何安定?你倒说说看?”
李大牛挠头想了想道:“俺记得,太原表叔家里有三个表兄妹,成天吵吵嚷嚷打打闹闹的,有时候打架都动刀子的。表叔表婶烦的要命,都是自己的骨肉,也不能拿他们怎么样。后来表婶亡故,表叔续弦了新的表婶,带着一个比我那表兄妹们都大的儿子过来,那小子凶狠的很,但凡听到他们吵闹便一顿暴打,最后还给他们定了规矩,一天只准说十句话,谁多说一句便要挨嘴巴不给吃饭,几年下来,我再去表叔家探亲的时候,家里安静平安,表兄妹之间相亲相爱,再无吵闹之事。俺想着,是不是朝廷之中也需要出来一个人,就像那位过继的拖油瓶儿子一样,以绝对的权威压制他们,让他们根本没有吵闹的胆量和权利,也许这才是解决的办法。”
宋楠挑起大指大笑道:“大牛,你很有长进,看似简单粗暴的办法,其实是最有效的办法,有些道理是讲不通的,也无需讲。”
大笑声中,宋楠挥鞭催马,绝尘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