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一辆不起眼的牛车从人群前缓缓经过,上坐一名青衣老者,目光锐利,眉目似有苛刻之相。
“停下!”
老者挥了挥手。
“吁~~”
两名仆役叫停牛车,其中一个问道:“郎主,可要奴去问询?”
“不必,且看看再说。”
老者挥了挥手。
不片刻,杨彦熟悉了古筝,才道:“听闻谢家郎君善音律,今日杨某以一曲送之,此曲乃配合三国演义创作,曰:临江仙,虽词不甚工整,但杨某以为,曲乐应以抒发情怀为主,若刻意追求对仗,反沾染了匠气,请谢家郎君与诸位父老点评。“
筝与琴相比,声音较为刚硬,充满着金戈杀伐之气,杨彦先弹奏曲子,一种杀伐中带着苍凉的曲调飘散了全场,每个人均是精神一振,仿佛一副千古画卷呈现在眼前。
青衣老者也是目中射出奇光,灼灼打量向杨彦。
一曲抚完,杨彦再抚,并开声唱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淘尽英雄无数……”
他唱的正是三国演义的片首曲,滚滚长江东逝水,虽然没有杨洪基那样浑厚苍桑的嗓子,但他的优点是,当时的人没听过这类风格的歌曲,因此只要唱的不太难听,怎么唱都没关系。
仅仅数句,无数人就现出了惊容。、
青青老者依着曲调,喃喃跟着杨彦唱道:“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葛洪也是低声接唱道:”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葛慧娘的眼里,更是现出了迷醉之色,转头问道:”阿母,弘农杨氏就这么厉害啊?“
却不料,鲍姑低斥道:”别说话!“
葛慧娘委屈的翻了翻眼睛,正要和萧巧娘说,只是萧巧娘满脸的自豪,她又说不出来了,突然心里有些羡慕起了萧巧娘。
不远处,袁耽问道:“谢尚,与你相比如何?”
谢尚的眼神呆呆的,叹了口气道:“好词,好曲,曲境幽深,词义通达,发人深省,杨郎大才,我……不如也!”
没多久,一曲终了,但全场依然鸦雀无声,杨彦问道:“各位父老,杨某这一曲《临江仙》,如何?”
“好听,好听啊!”
“临江仙出惊天下,杨郎从此名建康!”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杨家郎君大才,敢问可曾婚配?老朽有一孙女,年方十三,通情达理,许给杨家郎君真是天作之合啊!”
人群中,喧嚣起来。
杨彦手一压,又道:“孟子曾问梁惠王: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此曲曲调简单,朗朗上口,杨某再为诸位弹奏,诸位能否与杨某同唱?“
与杨彦一起唱临江仙?
所有人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这根本是不敢想象的,不过心里又隐隐泛着期待与激动。
一名观众问道:”杨家郎君,我等就怕唱的不好,贻笑大方!“
”但求一乐,何须顾忌?“
杨彦挥了挥手,便再弹奏,待调子一起,开声唱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淘尽英雄无数……”
刚开始,只有有限的几人大着胆子跟杨彦放声唱,并且还左看右看,怕别人嘲笑,但是不仅没人嘲笑,还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于是渐渐地放开了。
歌声很快汇聚成了一片,无分男女老幼,都在引亢高歌。
杨彦也不负重望,足足领着唱了三遍,才收住手,可纵是如此,还有很多人在自顾自的唱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