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氏乖觉得很,知道拖不下去了,立刻就给沈世华找了个媳妇——也就是苏氏,并在沈寿山夫妇反应过来之前,就火速安排他二人成亲了。
严氏怎么忽然之间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居然这么积极主动、这么迫不及待的为继子张罗起了亲事?
难不成她天良发现了?当然不是。
她这样做,一则是为了赶紧堵住沈寿山夫妇的嘴;二则是苏氏的出身实在不够好,倘若不赶紧让她与沈世华成亲,将生米煮成熟饭,沈寿山夫妇得知了苏氏的底细,很可能会出言反对这门亲事。
就这样,在严氏的一手操纵下,偏远渔村的贫家女嫁入了家境殷实的老沈家。
婚姻大事,讲究门当户对——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教训,不一定全对,但存在即合理,自然有它的道理。
沈世华与苏氏这门亲事门不当户不对,不免会引来非议——见不得沈世华好的人,各种冷嘲热讽;真正关怀沈世华的人,不免替沈世华不值。
替沈世华不值的人里面,沈月娟算是课代表了,表现尤为活跃。
在沈月娟看来,自家弟弟心地淳厚,干活勤快,且长相周正,是个很棒的大小伙子,却配了个连嫁妆都没有的渔家女,实在是太可惜了!
沈月娟成亲之后,回娘家的次数屈指可数。
但,只要她回娘家,无一例外,都会对苏氏横挑鼻子竖挑眼。
严氏等人虽然看不起苏氏,但她们一般不会明嘲,基本上都是暗讽。
惟有沈月娟毫不掩饰的嘲讽苏氏,嘲讽苏氏的娘家。
光说自己倒还罢了,还牵扯到自己的娘家人,这让苏氏情何以堪?
经历了这么几次,苏氏就是性情再好,也对沈月娟这个大姑子喜欢不起来。
方才,得知沈月娟一家遭了难,苏氏作为亲人,自然希望他们一家能够早日脱困,但也只是希望而已,要她不计前嫌,倾全家之力去救助他们一家,抱歉,她做不到。
在温阳地界上找几个人而已,对于背后县丞支持的郑家来说,简直易如反掌。
自家与郑家交情匪浅,只需相公登门求助,郑家必定会出手相助,又何须小女儿再出面呢?这不是多此一举嘛!
这么热的天,还是别让小女儿跟着相公外出奔波了。
正是出于这种想法,苏氏婉拒了沈世华的诉求。
却不想,苏氏这番婉拒让沈采萱看出了端倪,猜出她与沈月娟之间关系不睦。
通过苏氏的话,沈采萱的猜测得以证实。
“原来如此。”沈采萱点了点头,不再多说什么,转瞬之间,心中便有了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