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简单,看热闹呗!
望山村靠近村口的空地上有一棵老槐树,树龄悠久,树干很粗,几个人合抱都抱不过来。
一到夏天,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老大娘就喜欢聚在老槐树下,一边做着活计,一边家长里短。
就在刚刚,一辆骡车沿着官道慢悠悠的驶了过来,大伙儿听到响动,都下意识的转过头去看了看。
眼见车上坐着沈采萱一家,就有人出于好奇,高声问道:“你们这是从哪儿回来呀?”
沈采萱一家个个神色尴尬,沉默不语。
倒是那车夫很有点自来熟,听到别人询问,索性停下骡车,高声说道:“他们一家这是从县城的医馆看病回来。唉,也不知沈世华的爹娘怎么回事儿?这都过去好几天了,始终不肯把看病钱送过来,一直拖着欠着。整整十两银子呢,咱们东家做的是小本买卖,只能暂借一时,不可能一直借下去。眼见沈世华的爹娘是不肯乖乖把钱送过来了,咱们东家就让我把沈世华和他的妻儿送回来,顺便讨回那十两看病钱。”
说完这话,那车夫便不再停留,驾着骡车继续往村里走。
沈采萱一行走了,可他们留下的影响却还在……
啥啥啥?
沈世华为了治病,欠下了整整十两银子?
这笔看病钱沈家二老不肯出,债主就让人押着沈世华一家,上门讨债来了?
哇哦,上门讨债,这戏码想必十分精彩!
吃瓜群众表示,他们好期待哦!
于是乎,各路吃瓜群众撂下手头的活计,一齐涌向沈家,等待好戏开锣。
那车夫——也就是替补上场的张有粮,眼见沈家外面已然围了好几圈人,便按照剧本,声情并茂的念起了台词。
在张有粮口中,他们东家在县城经营着酒楼,曾经多次雇佣沈世华。
沈世华吃苦耐劳、踏实可干,是以他们东家十分喜欢他。
待得知沈世华如此拼命的干活,不是为了自己的小家,而是为了沈家这个大家,为了孝敬爹娘,为了供小弟大侄子读书之后,他们东家就越发欣赏他了。
不久前,沈世华在码头上给林记商行搬运货物时,不慎受了重伤,急需接受妥善医治。
说实在的,林记算是厚道的了。
沈世华只是个短工而已,并没有与林记签订正式契约。他受伤之后,林记完全可以不管他,任由他自生自灭。
可林记并没有这么绝情,第一时间给沈世华请了大夫,并当场结清了看病钱。
但,林记能做的也就是这么多了,毕竟他们家是商行不是善堂,不可能对沈世华负责到底,后续治疗以及看护就要靠沈家人自己了。
值得一提的是,沈世华受伤极重,大夫再三交代,后续治疗以及看护马虎不得,否则的话,他极有可能终身瘫痪。
看护,这活计累归累,但难度不高,沈世华的妻儿可以自行承担下来。
可治疗,这是技术活儿,沈世华的妻儿可没办法自行解决,必须请大夫来解决。
可请大夫,这不得花钱啊?
相信了解沈家的人都知道,沈家至今没有分家,而沈世华所在的沈家二房个个老实本分,多少年来,沈家二房将赚来的每一文钱都上交家里,从未置下一文钱私产。
沈世华看大夫的钱,沈家二房是出不起的,于情于理都应该由沈家的公中来出。
然而,县城距离望山村比较远,回沈家要钱的话,得要耗费不少时间,偏生沈世华的伤情着实拖不得,必须立即救治。
沈世华的妻儿无奈之下,只得厚着脸皮向他们东家求助。
他们东家心善,且又看重沈世华的为人,便垫付了看病钱——整整十两银子。
他们东家原以为,沈世华如此老实本分,他的爹娘必定也是厚道人,绝不会欠钱不还的。
没承想,沈世华的妻儿捎信回家求助,说的明明白白——急需十两银子看病钱,要是家里不拿钱来,沈世华就得不到妥善的治疗,下半辈子都要在床上度过了——沈世华的爹娘却无动于衷,至始至终,只捎了一句口信过来,说什么“别担心,安心养伤,一切都会好起来的。”,除此之外,一点表示都没有——钱,钱不捎过来,人,人也不亲自过来探望探望。
这一晃眼就好些天过去了,他们东家盼着沈世华的爹娘还钱,盼得眼睛都绿了。
眼见盼不来沈世华的爹娘了,实在是么得办法了,他们东家只好派他送沈世华一家回来,顺便向沈世华的爹娘讨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