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尝,光是闻着味儿,姜良缘就知道了:“这是李子酒?”
锦绣慢慢抿了一口,让酸甜的酒液缓缓进入胃部,慢悠悠点头:“感觉如何?”
“颜色清亮透彻,味道酸甜适中,观之醇厚清透,上好的李子酒。”姜良缘细细品味后道。
锦绣提示她:“咱们家的生意怕是要来了,往后要麻烦夫人了。”
姜良缘一点就透:“夫君你是想做这果酒的生意,官府出面组织收购,然后一次性买断,直接卖给商人,还是和商人分成,做长期生意?
打算做多大的生意?是府城附近,还是想在整个明安府的范围内推广呢?这东西虽然家家户户都会做,但味道真是千差万别,收购的标准是什么?
虽然这些生意咱们家也能吃得下,但为了长久打算和名声,咱们应该拉着明安府的商人一起,人多了利润不见得分薄,但风险显而易见的降低了许多。”
锦绣手指轻轻敲击桌面,缓缓和夫人说了自己的想法:“本地气候多变,于农作物种植上并无优势,倒是各色水果非常多样,且产量喜人。
我让人私下统计了一番,包括明安府周边在内大大小小几十个县城,大约共有八十六种可食用水果,若是为了当地百姓的生计考虑,自然是长久的生意划算。
若是将来能将明安府果酒的名气打出去,自成一个名号,于双方而言都是大有益处的。”
锦绣说到这里,朝夫人露出了一个略带调皮的笑:“说起来,这里主要还盛产另一种水果。”
姜良缘在锦绣的疯狂提示下,终于反应过来:“莫非是酿果酒必不可少的甘蔗甜菜?”
这么说,可能也不准确,因为酿造果酒的过程中,除了水果本身的消耗量大外,最需要的其实就是蔗糖或者白砂糖了。
蔗糖的来源就是甘蔗,而白砂糖的主要原料,就是甜菜。
姜良缘思索道:“明安府的果酒卖不出的原因,我想,一来是没有可靠的渠道,二来,应该就是出在蔗糖上,虽然原材料不缺,但上好的蔗糖和白砂糖的熬制手法,限制了大部分想走这条路的人。
且蔗糖产量极低,手艺不纯熟的师傅,三十斤甘蔗熬制一斤蔗糖都是常有的事儿。”
锦绣笑着摇头,拍拍夫人的手:“这事儿不用咱们操心,我前几天给爹他老人家写了信,老家书房放着以前我闲来无聊让家里下人研究出的方子,我若是没记错的话,十斤甘蔗出一斤蔗糖,妥妥的。
算算日子,爹他老人家大概要亲自带着方子杀过来了吧!”
姜良缘惊喜道:“爹和娘一起来吗?夫君你为何不提前与我说?现在要马上准备起来,免得怠慢了爹娘!好多爹娘喜欢的东西,这边一时半会儿都不好找。”
说罢也不搭理锦绣,转身就去吩咐人给元老爷元夫人收拾院子,留下锦绣一个人孤零零在院中品酒。
锦绣看着院中的烟火景象,抿一口酒,心下觉得惬意极了,他是绝对不会告诉自家夫人,他就是故意没提前告知,想让她急上一急的。
好好地小姑娘,今年才十六岁呢,整天端的板板正正八面玲珑也不嫌累,在外面应付各家夫人们,端着就够了,要是在家里也这般端着,像个严肃的小老太太,锦绣是真担心这姑娘给闷出毛病来。
这么想的时候,锦绣才恍然想起,按照时下的算法来讲,他今年也才十七岁呢,要不是成了皇帝试探着平衡皇权与军权的中间点,是无论如何也不会以他的出身,他这个年龄,就能官居一府知州的。
即使这个府,真的是穷到鸟不拉屎。
不过很快,明安府发现了惊天财宝的消息,就在各处传开了。
明安府八百里加急的折子,先一步到了皇帝的案头,皇帝看见折子上“明安府知州元锦绣启奏”几个字的时候,还愣了一下。
人才走了几个月,感觉像是好长时间没见到了一样,想起前段时间定王这个小儿子还在他耳边唠叨想要去明安府找这个好朋友呢,最近也不知是不是新鲜劲儿过了,也不再提了。
皇帝心里还怪想念的,毕竟是个长在他审美点上的孩子,且脾气十分对他胃口。
哎,要不是这么个身份,他还能表现的更亲近点儿。
等皇帝反应过来打开仔细翻阅了两遍后,连忙让人将禁卫军统领传过来,细心叮嘱一番:“安排两队人马前往明安府的官路方向,去迎一迎明安府来的人马,务必平平安安的将东西给朕带回来!”
不过打死了,禁卫军的人都没想到,他们小心翼翼当成祖宗,路上遭遇了好几拨来历不明的攻击,损失了不少人,千辛万苦带回去的东西,竟然是一箱箱沉重的石头。
打开箱子的一瞬间,所有人包括明安府来的衙役和驻军都傻眼了。
就在他们一头雾水觉得差事办砸了,可能项上人头不保的时候,京城之中突然传来消息,说是在明安府发现了前朝淮海王的宝藏,且宝藏已经平安进京一事。
且那批宝藏,还是明安府驻军联合商队,乔装打扮运进京城的。
包括皇帝在内的所有人,都才明白,明安府这是玩儿了一个声东击西的把戏,将所有人都玩儿的团团转。
第127章 厕神 风貌建设
明安府送来的财宝, 一次性将空虚的国库填了个满,可谓是大功一件,其他人都好封赏, 唯有锦绣一人, 轻不得重不得,皇帝一时也想不到更好地办法奖励锦绣,索性一推二五六,将事情交给内阁,让内阁先拟出个章程来,难的包括徐大人在内的几个内阁大人们头发大把大把的掉。
徐阁老戴着一副货真价实金丝边眼镜,偶尔伸出手指轻轻往鼻梁上一推,看着手里的奏折,眉头皱的能夹死一只蚊子。
“程大人, 这件事你如何看?”徐阁老拿不准,转而询问程大人的意见。
程大人长长的叹了口气:“才十七岁, 官至从四品知州,又是这般泼天大功, 不赏赐, 天下人面前都说不过去啊……”
最后还是王大人咬牙道:“自古以来, 有功之臣的封赏, 从来就不是看年龄以及他身后的背景,咱们就按照惯例, 建议陛下给元大人加官进爵,礼法上绝对挑不出错, 至于最后的决定,就看陛下自己。”
本朝的皇帝大权在握,内阁的职权被大大缩减, 朝堂几乎是皇帝的一言堂,很多时候,皇帝不便做的事情,内阁就是最大的替罪羊,此时内阁这般推诿,大概也是皇帝没想到的。
皇帝看了内阁的折子后都气笑了,本想发脾气来着,后来转念一想,心头瞬间就有了主意。
这个主意,委实算得上耍赖,甚至有几分不要脸的意思。
等明安府众人接到朝廷赏赐的旨意后,众人欢喜一人忧。
赏赐十分丰厚,此次淮海王宝藏发掘的事,本来衙门内众人以及身后的势力对锦绣颇有怨言,但锦绣没独自贪功,上报时,将功劳分给了大家,以至于现在人人履历上都有了十分漂亮的一笔。
加上改良地图绘制方法的建议得到了朝廷认可,功劳也分给了府衙的众人,这也是个不小的功劳,短短半年内,光是这两件事,众人可谓是名利双收,自然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