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第 120 章
河谷都是平路, 一路畅行无阻, 天黑之前便抵达了津州城。
秦知府思虑周祥, 出发之前便对通判有所交代, 他们到达的时候, 通判已经为白泽准备好了一座府邸,以备休养之用。白珍和沐萦之带来的下人,也都在宅子里候着了。
白珍站在门口, 远远就看见他们骑马过来, 心急如焚地冲过来, “嫂子, 我哥呢?”
“在马车里。”
马车?
“我哥怎么会坐马车?让你骑马?他……”白珍越想越觉得可怕。
沐渊之见白珍这般反应,生怕她一哭又触动沐萦之的眼泪, 忙道:“珍妹妹, 妹夫的情况是不大好,但也无性命之忧,你无需太过担心。”
白珍是个聪慧的,看着沐萦之憔悴的面容, 明白了沐渊之话中的意思, 强颜欢笑道:“说的也是,当初人人都说大哥命丧东殇谷,如今大哥回来了, 已是天大的喜事, 娘若是知道了, 不知该多欢喜。”
“是的, ”沐渊之抱着沐萦之下了马,对她道,“萦萦,我这就往京城递消息,让白沐两家长辈安心。”
“劳烦大哥了。”
沐萦之等人都退到一旁,等着军士把白泽抬进屋去。
秦知府那边跟通判和同知说了些话之后,又走了过来,“白夫人,我已经让两位大人去将津州城内的大夫都请过来,给将军把脉。早上通判已经跟千牛卫的萧虎将军送了消息,萧将军营帐中的军医也会过来。”
“有劳秦知府了。”
夜色渐渐浓了,请来的大夫们依次进去给白泽把脉,又依次摇着头出来,他们聚在大厅里议了一会儿,认为白泽中毒的可能性更大,便给白泽服了解毒剂。
如此服用了三日的药,白泽的气色看着比之前好了许多,可始终没有醒来,沐萦之强自平静的心又渐渐焦灼起来。
“不行,我不能再等了,我要休书给爹,让爹派京城的名医过来。”
白珍心里也着急,附和道:“嫂子说的有理,这天下最好的大夫都在宫里,要是能请从前给嫂子看病的御医过来,一定能有法子救大哥。”
“好,我这就写信回京,请爹爹禀明皇上,安排御医来津州城。”
秦知府这几日都守在这里,听到沐萦之这样说,上前道:“能请来御医的确是好,但从这里去京城一来一回时间长远,要说神医圣手,北疆也不是没有。”
“那为何不请到这里来?”沐渊之疑惑地问道。
“不是不想请,只是只凭着本官,是请不到他的。”秦知府脸上露出为难的面色,“神医杨臻,不知道你们听说过没有?”
“神医杨臻?”
这个名字一出,在场的人俱是一振。
杨臻是悬壶济世的名医,他行遍天下,仁心仁术,到处都留有他妙手回春的故事。沐相曾经想寻找他为沐萦之治病,但杨臻在几年前突然失去了踪迹,没人知道他的下落,有人说他归隐山林了。
“秦大人,你知道杨先生的下落?”沐萦之问。
秦知府点了点头,“我也是机缘巧合,才得知杨先生的下落,原答应不将先生的行踪泄露,但事涉白将军的生死,因此不得不说。”
“多谢秦大人,若日后杨先生有所怪罪,由我一力承担。”
秦知府摆了摆手,“这些可日后再说,为今之计,是能不能请得动杨先生。”
“这位杨先生到底在哪儿?”白珍沉不住气了。
秦知府看着沐萦之,意味深长地说:“渤海王府。”
“在渤海王府?”沐萦之有些惊讶。
渤海王府是本朝最神秘的一个家族。
初代渤海王是开国帝的孪生兄弟,与他一同南征北战打天下。待江山坐稳之后,为避免宋初的“烛影斧声”和“金匮之盟”旧事,自请封于渤海贫瘠之地,为世袭的渤海王爵。
渤海王居于东海之滨,极少与朝中往来,只在当今天子登基时参加过大朝会。
杨臻居于渤海王府,秦知府请不动也是自然。
“既然知道杨先生在何处,那我便亲自去请,不管用什么法子,都要把他请来。事不宜迟,我们今日就出发。”
沐萦之正欲安排人手立即出发,冯亦彻从后面走上来:“夫人,不如让我去请杨先生吧。”
“你?”沐萦之转过身,对上冯亦彻的微笑,“你跟杨先生有交情?”
“有过一面之缘。”
沐萦之大喜,“太好了,亦彻,那就麻烦你跑一趟渤海王府,我再亲自写一张拜帖,向王爷说明情况。”
冯亦彻点头。
……
京城,慈宁宫。
“既然母后身子安好,儿子就先回去了。”皇帝说完,转身就要往外走。
“站住!”太后从榻上坐起来,声音里带着愠怒。
皇帝脸上一丝表情都无,只看着太后,“母后还有什么吩咐?”
太后忍住心底的怒意,吸了几口气,朝身边的宫人使了个眼色:“都下去。”
宫人们躬身退下,将殿门关上,偌大的慈宁宫中,只剩下太后和皇帝。
“这儿只有你我母子二人,为娘把你留下来,咱们不用再说那些虚的客套话,只说些掏心窝子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