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更满意的是姜武送来的一批魏钱。几百个大箱子堆在庭院中,打开,里面全是一捧捧的魏钱。
她拿起一枚,刻纹已经有些磨平了,边角处还有铜锈呢。
做得很真。
既然是假的,自然要假的像真的一样才好用。所以这些钱全都经过作旧处理。
关于怎么做旧,这个是来自奇云。他以前给郑国先王送了不少千年的香炉、八百年的玉碗之类的东西,怎么做旧,他是行家。
姜姬一问,他知无不言,还把曹非送来的那个他的侍从送给她,说这些事他都会,让这小子去吧。
——这人精得像鬼。
蟠儿说:“第一批商人已经去郑国了,买回来的粮食约有五千多石。”
姜姬把手中的魏钱扔回去,“再去,要引起郑王的注意。尽量多买一些。”
蟠儿点头,道:“但……郑国卖给我们的,有一部分是前年的陈粮,大概都不能吃了。”
以古代的存储条件来说,粮食的保存是很麻烦的一件事。
她现在想,都觉得姜元他爷爷这个大王不得了,他一手害了郑、燕两个国家。郑国以粮食做为“战略物资”,但粮食不易储存,每年都有新的,积上三五年,旧的就必须想办法处理掉。而且一旦有点天灾,郑国靠粮为生,就会遭到重大打击。
换到燕国,因为粮贱,所以都不肯种地,因为郑国有粮,就宁愿买郑国的粮也不肯自己种。蠢成这样也是难得。
所以她现在只要截断燕郑之间的通路,不愁燕国不乱起来。
就算子孙不肖,鲁国哪怕有一个龚香,一个蒋淑,再不及,一个冯瑄也行,只要燕郑敢起坏心,就能轻而易举的挑拨这两国。
她一边想,一边道:“那就把粮食卖到燕国去。会有燕贵买的。”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燕贵要喂奴隶,一般都不怎么挑粮食好坏。
第350章 可惜
郑国靠近边镇的城最近都发了大财。
本来只能送去给牛马吃的陈粮,竟然都卖了了个好价钱!
粮价节节攀升, 很快就连城中百姓都忍不住把家里存的粮兑给这些商人, 反正他们只要再去外地买粮就行了,这一来一回家里还能赚两个钱呢。
不知不觉间, 郑粮紧俏起来, 连郑国本地的商人都发现了这个商机, 家中有粮的纷纷闭门不售,坐等粮价继续攀升, 然后往他处贩粮。
一些他国商人发现此地收不到粮,就开始往郑国腹地移动。
卖粮胜过卖布,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郑国。
郑国虽然有近八成的百姓都是靠耕种为生, 但正因为种地的人多,粮价才一直都上不去。
而且他们所种出来的粮食大半都叫人收给走了,郑国的田税是十税三, 即耕种所得上交十分之三。
但这个税不是说你自己说你收了多少,然后交十分之三,而是由郑国官吏定一个数额,比如他们说一亩地能收一百石, 那你就一亩要交三十石, 你家一共多少亩地?算一算,交吧。
可地有肥瘦,天有不测,何况这个数额一般定的都很高,远远高于地里真实的收成。
那怎么办呢?
纳银。
交不够的部分, 以银钱抵税。
稍微有些良心的城池不会把百姓们活口的粮都收走,至少会给他们留下够吃到明年的食物。
百姓们可以拿这些粮食去卖,卖得的钱可以换成豆粮或陈粮,可以让家人的碗里多点吃食。
不爱伤人害命的,税收得不够,也不会枷号锁人,那就记账,记你家欠了多少多少钱,慢慢还吧。等到欠账积到一个子孙后代也还不起的地步的时候,就该典地、卖儿卖女了。
个别心狠手辣一点的,欠税就要交,不交就是不遵王命,全家锁拿,或入罪,或受刑,一般家里的地和钱也都留不住了。
所以,百姓们虽是种粮为生,但耕地所得并不会让他们成为富翁,相反,大多数百姓代代耕种,却从来没有吃饱过肚子。
今年粮价被外面的商人给抬高了!
所有的百姓都欣喜若狂!
他们奔走相告,有的村庄还会守在村口,远远看到像是商人的人来了,就连忙迎上去,把人拉到村里去买粮。
还有人听说这些商人都在大城,他们就守在城门口,游说那些商人去村里收粮。
为的就是能多卖几个钱,回头交税时,家里能少受些罪。
一代代下来,郑国现在所有的良田,基本都在世家手中,百姓们不过是替他们种地而已,种出来的一粒谷子都是主人家的。
郑王自己手里是一分田都没有。
先王不喜郑王,当然不会记得给他城池。所以搞得郑王也跟没爹的姜旦似的,手中无钱,只能可怜巴巴的靠每年各城上交的税赋为生。
姜姬得出如上结论后,龚香哈哈大笑,龚獠陪笑几声后,道:“郑王也没有那么可怜,他从小因为不受郑国先王喜欢,就总跟国中公子们混在一起,为人又没有架子,长久以来,名声、人缘都很好,很受郑国世家喜欢。”
就是说,郑王是个人人都知道的弱鸡,世家强势,都觉得投资他会有大好处。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郑王继位后,根本没有动郑国世家一根毫毛,他所做的只是大力提拔当年与他交好的世家中的子弟,等于说人人升官,个个发财,所以没人对他有意见。
“那些城呢?”姜姬稀奇道。
龚香特意看了她一眼,慢悠悠道:“郑王继位后只有赏赐,从来没有加税、加赋的。”还是逢年过节想方设法的赏,可能就是一卷书、一块玉璧、一张瑶琴,但对各城城主来说,这都是大王对他们的亲近之意。大王都先递好了,他们当然也要加倍的还回去才行。
来来回回间,郑国君臣和谐。
——跟你这种一上台就磨刀霍霍的可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