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336节</h1>
“快出来,撞到哪里了?”她站起来想把柜子给打开,抬了一下没抬起来就知道他在里头拉着。
“打开,乖乖的。”姜姬放轻声音,温柔道,“阿旦,我很担心你,让我看看你好不好。”
姜旦躲在柜子里开始觉得这样很蠢,公主怎么会不知道呢?她怎么会发现不了呢?再躲下去她会更生气吧?他现在出去,她会少生气一点吧?
她看到柜子慢慢打开了,一个比她想像中更青涩,也更高大,手长脚长,脖子也有点长,面容既陌生又熟悉的少年出现在柜子里,他还抱着自己的鞋、头冠和衣服下摆。
……他的眉眼,很像陶氏。
姜旦惊讶的发现,公主不像他记忆中的那么吓人,她看他的眼神好温柔。
他愣愣的被牵着手出了柜子。
姜姬决定不再骂他,他是个成年人了,虽然还不够大,但在这个世界,他是成年人了。他开始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念头,自己的选择。她不能把他变成一只应声虫。
这两次的事虽然让她措手不及,但不得不说,站在他的立场上,他没有做错!
这是第一次他不用人教,不用人在前面引导,自己做对的事。
她为什么要扼杀他呢?就让他继续成长下去吧。
第317章 幼苗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同样, 隔阂也不是一天就能弥补的。
姜姬发现姜旦在她面前还是很紧张,就没有再多留,嘱咐他洗个澡, 换身衣服,小睡一觉, 好迎接接下来一整夜的……宴饮。
说起来这个也是很难为人的,但这就跟姜旦在山陵、在神庙诵的诗篇一样,属于门面功夫, 是任务。
过个年, 跟亲友们相聚, 至少也要有几夜通宵达旦的宴会才能证明大家亲如一家。
而且今年会更不同一点,离姜元去世也有两年了,今年默认的, 姜旦的宴会上可以有一点成人内容了。
这是蟠儿、龚香、龚獠都分别建议她的。一方面是为了替姜旦日后的迎娶王后做准备, 另一方面就是要让臣民们安心。
——对姜旦的男性功能和男性本能, 安心。
如果姜旦现在就有一两个女性情人,身份高一点的, 那这一个环节就不是必须的了。
比如姜姬,她就在无形中证明了她的健康与正常, 她有不止一个男性情人, 有宠奴,也有世家子弟。如果她只有蟠儿一个,只怕现在龚香和龚香就该建议她杀蟠儿以证明她不是只爱贱奴了。而她“曾经”有两个身份高贵的情人, 这就是她品味正常的象征。
任何一个家族都不必担心把她娶回去后她会忽视丈夫只爱宠奴,如果她真这么做了……一定是丈夫不好,他要么太丑,要么太笨,不能让她满意。
这个世界的性观念非常质朴,它对男性、女性的要求虽然也有阶级的一面,但更注重男女之间的吸引力,它关注男性,也关注女性,还没有忽略任何一方,还没有发展到压抑、剥夺女性性权力的那一天。
这对她来说既新鲜,又很快乐。但同时她又不可避免的有点同情姜旦。
他必须向鲁人证明他爱女性——而不是男性或没有兴趣。
不是没有大王因为不爱王后、不爱美女,却对健壮的侍卫或大臣暗送秋波被人诟病。
或者直接对男女都没兴趣,只喜欢舞刀弄剑、骑马、驯虎豹等。
一个大王,他有传承姜氏血脉的责任,他必须在这方面是正常的。
其二,他必须证明他的品味正常。他应该爱慕身份相当的女性,追求她们,渴望她们。如果他侧目的情人从头到尾只有宫女、侍女、女奴,这也是个问题,还会影响别人对他的评价,因为他喜欢没有学识的更胜于有的,这表示他要么太蠢,要么胆子太小。
这也是上面三位男士用各种方式向她解释的。
……他们似乎以为或认为或猜测,她会阻止姜旦有女人,阻止这件会显示他成年的事。
她没有,不是她在阻止,而是姜旦自己。
她问过姜智姜旦早上有没有一柱擎天。
姜智:有。
姜姬:你们怎么解决的?
——千万别说是你们互相帮助的,那也很严重。
幸好有姜智在,他在帐子后指点姜旦解决的问题,但第二次,姜旦就想找宫中的侍女来解决了。
姜姬:……所以,她其实不用担心?
姜智劝阻了姜旦,避免他早早的造出私生子来。有姜扬在,这样会很不妙。
但也不是没有问题,因为姜旦显然是上面的最后一个问题:他不想娶王后,也不想娶夫人,他不想要任何一个身份高贵的伴侣,如果要解决性,他更愿意选择宫女,甚至他连出身世家的宫女都不想要,他想要的是平民百姓出身的女人,最好不识字,没读过书。
这个大概真的是她的错。还有大蒋后和当时大蒋后的侍女。
姜旦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式,他恐惧以她和大蒋后代表的身份高贵的女性,更偏向于身份低的、不会让他害怕的、给他压力的、摆布他的。
姜姬只庆幸,她已经有一个太子了。不然她绝对需要面对姜旦与王后、姜旦与臣子关于姜氏正统的矛盾。
虽然姜扬的生母也一样有问题,但他是姜元立的——官方版本,而姜元已经死了,他还是先王,有意见的人去地底下找姜元抗议吧。
所以今晚,姜旦只需要证明他对女人有兴趣就行了。先过了这一关再说。
姜姬坐在宴会上,眼前群魔乱舞。质朴的另一个意思就是开放,所以成人内容也就是真的成人内容,在鼓点越来越紧,琴声越来越缠绵的伴奏下,殿中歌舞的男女的呻吟声已经冒出来了。
她是个未嫁的公主,按说不该还在这里。但有资格管她的都在地底下躺着,再说就算姜元或大小蒋后还在,管不管得了她还是另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