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贺晓远边聊边把祭奠的饭菜一一摆放好,摆放完点上香烛,又把纸钱包在铁桶里点了,没像祭拜外公外婆那样磕头,而是蹲在墓碑前,孩子似的抱着腿,跟妈妈聊天。
“妈,我谈恋爱了。”
“他叫陆琛,是我们公司老板。”
贺晓远笑笑:“我厉害吧,一谈就谈了个大老板。”
说完这句,贺晓远默了。
陵园在山上的背阴处,风是凉的,却也是温和的,吹在脸上,像温柔的手在抚慰。
贺晓远又安静了片刻,抬眼看向照片,神色认真坚定:“妈,我想好了,我打算搬过去和他一起住。”
第102章
这对贺晓远来说并不是一个非常容易的决定。
难在他的出生、成长环境给他构造了一种潜意识里的认知:普通人和人上人是无法真正在一起的。
这源自他母亲贺珍婷的经历——
贺珍婷年轻时长得非常漂亮, 是位护士,应聘到当地一家私立医院,认识了医院里一位单身、出身优渥、能力极强的年轻院长。
院长喜欢贺珍婷, 对贺珍婷展开了非常猛烈的追求攻势, 贺珍婷也喜欢院长,不久两人便坠入爱河。
起初的时候, 贺家人虽然也纳闷学历才能那么高的堂堂院长怎么会看上一个刚入单位的小护士,但也没有多想, 就觉得应该是珍婷长得漂亮性格好, 人家男方就喜欢珍婷这样的。于是大家都挺高兴的,尊重祝福,觉得要是合适,谈两年差不多就能结婚了——贺家人普遍想的比较简单。
结果就在大家觉得是不是谈得差不多了、可以谈婚论嫁的时候,院长决定深造出国, 且没有今后再回国的打算, 便和珍婷分手, 恰逢这个时候, 珍婷怀孕了。
但一个孩子并没有让想要深造的院长打消离开的念头, 人说走就走了,留下大肚子的珍婷, 最后一个人生下了孩子。
贺晓远从小到大听大人们聊起他妈妈,长吁短叹中说的最多的是什么?
是:如果珍婷没有遇到那个院长就好了。
“人家就是玩玩的。”
“条件那么好, 差距那么大, 都是要找门当户对的,就说怎么会追求珍婷, 果然不靠谱。”
“我们当年天真, 珍婷也傻, 一定要把孩子生下来一个人拉扯大,过得不知道多苦。”
……
贺晓远从小到大就明白的道理:差距太大的两个人,是不可能真的在一起,走到最后的。
但与之矛盾的是什么呢?
是贺珍婷力所能及的给予了贺晓远所有的爱,是贺珍婷即便经历过那样没有结果的感情,也从未在贺晓远面前说过一句他生父的不好。
如果贺晓远主动问、或者不得不在孩子面前提及那位生父,贺珍婷从不说他们母子是被抛弃了、生父如何如何不好,而是说爸爸去了远方、选择了更好的生活。
那为什么爸爸没有带上他们呢,贺珍婷温柔地说:“我们有腿有脚,我们可以自己赶上爸爸呀,只要爸爸稍微等等我们就好了,对吗。我们小远以后一定能追上爸爸的。”
在贺晓远的幼年时,“爸爸”不是一个陌生的存在,“爸爸”只是在远方等他们。
后来贺晓远大了,从大人们的言谈中猜测到到底是怎么回事的时候,他已经不再像小时候那么渴望爸爸了,他明白了他就是没有爸爸。
而这时候的贺珍婷是对贺晓远这样说的,她说小远,一件事会有开始、过程、结尾,如果开始和过程是美好的,结果虽然有遗憾,但我们也不能否认开始和过程,是吗。
“妈妈希望你做乐观的孩子,去经历感受,而不是只看结果。”
再后来,贺晓远又大了一些,妈妈病了。
躺在病床上,虚弱的贺珍婷又对贺晓远说了这样的话,她说小远,妈妈以前的事你都知道了,对吗。其实啊,妈妈也没有那么难过。
妈妈是想告诉你,你以后也会经历自己的感情,到时候,希望妈妈的经历不会影响你。妈妈希望你勇敢,希望你直面,而不是回避自己的感情。
你要走你自己的路。
因此在贺晓远心里,他一方面清楚现实是什么,一方面内心里又有走自己人生路的想法和勇气。
所以当他面对陆琛想要同居的提议的时候,他有犹豫,但没有过多纠结,他觉得自己该认真地考虑一下,但真的思考的时候,他又明白,就像陆琛说想住在一起是想建立亲密关系,他也想和陆琛建立亲密关系,想早晚都看到陆琛,想面对面相互道晚安,想没有那句“我走了”,只有清晨见面的“早上好”。
既然他这么想,为什么不要?
要。
他做好了决定。
以及,为什么一定就是差距太大的两个人之间不会有结果?妈妈的经历就一定是他的前车之鉴?
不。
贺晓远觉得他不是妈妈,陆琛也不是他那位选择远走离开的生父。
贺晓远心里有一种直觉,或者说是野心,觉得他和陆琛不会那样。
贺晓远是勇敢的。
他做好了决定,也告知了妈妈。他想妈妈看到这样的他,在天之灵应该是欣慰的。
贺晓远蹲在那儿又和妈妈聊了好一会儿:
“妈,你知道思普伙食多好吗,我最近都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