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另一方面,这个陈尚混的可能也不怎么好,要不然押粮官这种事不会落在他的头上。
押粮官其实是个苦差事,虽然押运粮秣的时候,多多少少会有一点实惠,但是同时也要冒很大的风险,特别是现在这样的时局,天下大乱,太平道起事波及了很多地方,即便是司隶校尉部也未能幸免,也有不少地方太平道信众揭竿而起。
这一路从洛阳行来,路途并不算近,途中要经过很多郡县,一不小心就可能会被贼人劫走粮食,另外还要按时将军粮送到军前,不得迟误,所以有后台的人是不会愿意接这种差事的,一路舟车劳顿不说,还要冒着极大风险。
往往这种差事都会落在不受待见或者是没有后台的倒霉孩子脑袋上,陈尚肯定就是这种倒霉孩子。
而且拨给他押运粮食的兵卒数量也不多,只有区区四百人,只是一曲的兵力,另外这些押粮的兵卒,看样子也不是什么精壮之士,遇上这样的事情,一个个都慌得一批,惊慌失措之下,不知道该如何应付。
加之陈尚也没遇上过这样的情况,决断失措,导致一开始就落入被动,不少兵卒没有得令对饥民下死手,所以反被饥民围住把他们冲散,不少兵卒还被殴打了一顿,甚至造成了死伤。
不过李琛也没有怪罪这个陈尚,毕竟这种事对于一个从未上过阵,没有什么经验的人来说,要下决心杀死这么多饥民,是很难做出明智果断的选择的。
李琛扪心自问,如果他初出茅庐之时,遇上这种事,估计也会懵逼,不知所措,故此他也没有苛求这个陈尚能把事情做得很好。
现如今好歹他来的及时,粮食保住了,只有很少一部分粮包被撕烂,损失的粮食数量很少,不至于造成大的影响。
于是他安抚了这个陈尚几句,又派人去把逃散的那些役夫召回来,妥善对其安抚了一番之后,护着这批粮食赶紧朝着邺城行去。
渡过漳水的时候,陈尚看到河面上已经架起了一座临时的便桥,心中颇为感慨,此时他已经得知了卢植在邺城大败黄巾贼的消息,对李琛他们这些参战的将士很是佩服。
这一仗卢植率军以寡击众,最终还是将黄巾贼杀的大败,对于他这种没上过战场的人来说,是很难想象的。
途中陈尚向李琛打听了一番此战的过程,李琛也简单的对他介绍了一番此战的经过,顺便也询问了一下陈尚,为何这次朝廷要舍近求远,偏偏要从洛阳起运这批粮食,而且还只给了大军十日的粮食。
陈尚一听就忍不住心中的怒气,看了看四周,请李琛到一旁无人之处说话,看到只有李琛和他二人之后,这个陈尚才开始倒出了苦水。
其实朝廷目前在洛阳并不缺粮食,每年朝廷都收到很多的粮食,被囤积在洛阳周围几处大型的粮仓之中,足够此次派出的大军用很长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