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安看着手中的帛书,眼眸之中闪过一丝讶色。
“好一个李儒,好一个人毒士……”
阎忠从许安的手中接过帛书,脸上也不由的闪过一丝讶色。
“董卓如此行事,多半是李儒之计。”
“我说这董卓如何行事风格大变,原来是有人为其谋划。”
阎忠目光闪烁,沉声道。
“此人智谋过人,恐怕日后对我黄巾大业会有不小的阻碍……”
许安转头看向阎忠,说起毒士,他突然想到了一个人。
“军师还记得你跟我说过的贾诩吗?”
阎忠不知道为什么许安突然提起贾诩,他曾经和许安交谈的时候,随口提过一回。
阎忠点头道:“自然记得。”
贾诩少时并不出名,只有阎忠异之,言贾诩有张良、陈平的英奇才略。
阎忠有识人之名,善相面之术。
“现在的贾诩在董卓帐下为官,我想军师修书一封,请贾诩入我太平道为官。”
阎忠面色有些疑惑,他知道许安明白黄巾军的处境,反贼的帽子一天没有摘掉,没有席卷天下的实力之前,绝对不会很多人愿意背弃汉室,加入太平道的。
贾诩其人,他也了解些许,他知道贾诩绝对不可能在此时加入太平道。
“军师尽管写信,我并没有期望一封书信将贾诩收入太平道,但这时正是埋下一颗种子最好的时机。”
第四百八十七章 贾诩
平津关,西凉军大营。
董卓如今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位高权重的相国,西凉军的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
不过虽然大部分的西凉军进入了京城,但是还有一部分被分置于洛阳的周边,守卫京城。。
董卓虽然控制了原本蹇硕麾下的西园禁军和宿卫,但却没有忘记自己是凭着什么登上的高位。
西凉军、并州军的军将皆受到了封赏。
董越、牛辅、张杨等人皆受封中郎将,其余将校也各有封赏,校尉之职简直如何不要钱一般封赏了除去。
贾诩作为西凉军一员,也受封为平津都尉,作为洛阳八关的都尉之一。
灵帝中平元年,以何进为大将军,率左右羽林军和五校尉营屯都亭,以镇京师。
于京都洛阳周围设置函谷,伊阙、广成、大谷、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八关,置八关都尉。
以统营八关军政事务,警卫京都安全。
这也是为什么昔日就算是许安侵略河内郡,与洛阳相隔并不算太远,但是刘宏依旧将其放在了韩遂之下。
洛阳有雄关林立,形势险固,就算许安想要兵进洛阳,也有八关阻碍,不至于兵临城下。
有那个时间,各地的勤王大军必然早已赶到,当时的许安不过只是占据太行山一地罢了,确实没有威胁洛阳的实力。
董卓入主朝政后,也清楚洛阳的重要性,于是整合了各军之后,将麾下的亲信派出了一部分,守卫京城各地关卡。
贾诩久在西凉军,得以占据如此重要的位置。
平津关内驻守的西凉军,没有片刻的放松。
西凉军悍勇善战,并非是吹嘘出来的名声,而是在战场上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名声。
对于黄巾军来说,日常严苛的训练,是他们在战场之上搏命的资本。
而西凉军,却是优者存,劣者汰,他们跟随着董卓多年,皆是从战场上活下来的捍卒。
正因为如此,他们清楚的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放松,而在什么需要警备。
平津关的都尉住所之中,贾诩双手抱胸,闭着双眼,坐在案桌之后。
他的案桌上放着一封信,一封来自故人的信。
他一直记得一件事,那是在凉州的时侯,那是在他少年时发生的一件事。
当时他的学业并不精,老师对其也不过寻常态度,甚至因为课业有些迟缓,还被责罚过。
甚至老师给他的评价不过,也不过中才,日后官位难高。
那么多人之中只有一个人,没有看轻他,那人翻阅了他所有的文章之后。
当着所有人的面,郑重其事指着他说道:“此子有良、平之奇!”
那人不是别人,正是阎忠。
贾诩永远也不会忘记,当初已经是被称作名士的阎忠,在众人面前给予他的评价。
当一个人被所有人都看轻,看低的时候,这个时候却有另一个人为他站了出来,力排众议,当着所有人的面给予其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