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番外 皇帝都会用帝炁(13)</h1>
阎君是否陷入了自己制造的包围圈中?数量上的优势能否弥补质量上的劣势?拥有帝炁的皇帝, 总体人数已经超过了阎君人数, 为什么没有发起突袭?
智囊团能够回答这个问题。原因很简单,还是当初那个原因, 阎君这里有亿万百姓, 对面的鬼口不够多;要与阎君为敌、想取而代之的心思虽然一直在,可是一旦有皇帝纠结起来, 一同对阎君发起挑战,那么就会有不看好这场战争的人, 行围魏救赵之计。他们前面倾巢而出,后面就有人去他们的腹地,轻取都城。
别看现在寿命无尽,士气却有尽头, 都城被端了, 不论是谁, 心里都会含糊起来。
安慰惯了的人心里总会有一个命门,一旦被摧毁, 自己就会怀疑自己。
数十年后,赵匡胤来到地府, 他的帝炁是一种极强烈的香气, 郁闷的被郭荣逮住打了一顿。赵匡胤对此表示十分抱歉,但是我不当皇帝, 早晚也会有人当皇帝, 咱们这个年头还想要什么呢, 你看我的皇位也没传给我儿子, 这年头不把皇位给壮年,就是要完。
郭荣因为杀不掉他,就又打了一顿,大度的表示暂时原谅他了,两国毗邻而居,希望保持和睦。
赵匡胤:“那是一定。”
我左边的邻居是你,右边的邻居是辽国……我不跟你团结,还能跟谁团结呢?辽国是共同的敌人,燕云十六州是共同的遗憾。
郭荣的帝炁强过赵匡胤,却没强到能完全压制住,迅速取得胜利的程度。别的皇帝不足以吞并他,却始终保持着虎视眈眈。
都驻扎下来,开始招揽百姓。此前在战争中殒命的宋朝士兵蜂拥而至,继续追随他。
智囊团还提出了一个建议:改动地府的大风水,让在阴间生活时间长的鬼魂日渐虚弱——要么有生前的各种炁(王霸之气、杀气)和道德护体,要么就越来越虚弱,精气神慢慢消散,逼得人不得不去投胎。有一个办法可以排除在外——那就是从阎君手里获取仙丹滋补。
此计不是从五石散来,而是他们发现皇帝们都在暗中派人接触神鬼,又想到每一个皇帝都会信任方士骗子。秦汉唐三代,没有一个能避免的。
骗子能用此计来诓骗帝王将相,阎君手里有真东西,何不一用呢?
现在他们以为自己摆脱了生老病死?
那就让这些东西回来。无难无病不求神佛。
若依此计,是一桩绝后计,如果他们不介意儿女妃妾、一些文弱但难离难舍的臣子全赴黄泉,那么就可以不安分。
阎君们本来觉得这桩计策有点毒,暂时搁置不用——让智囊团推测皇帝们会对此作何反应,是接受威胁还是前来硬抢?
拿一样要命的东西威胁人,难道就没想到这个人不用人给,他会直接来抢么?就如同君权挟持大臣、大臣用道德思想约束皇帝一样,大臣能谋反,皇帝能撒泼不讲理的杀人。
看看这些国家分分合合,今日甲乙结盟,明日甲丁联合对峙乙丙,各自都能寻出半本道理,写出几篇檄文。百姓们把互利和妥协、牺牲称为道德,帝王们也如此鼓吹,为了让臣民去牺牲。
遥想当年,人猿相揖别过,开始约定时,只是为了族群内的和平,直到后来,约定成了法律,法律成了新的武器。
北魏太武帝和郭荣关系不错。
在所有自由且光荣的皇帝之中,他们干过同样一件饱受争议的事,剿灭佛教,保守其他信佛的皇帝的冷嘲热讽。原因各不相同,但最终都是因为缺钱。
南朝四百八十寺,个个都是小金库。
虽然别的愚昧的皇帝都不认为给庙里大把捐赠有什么问题。
地府保持了十几年时间的短暂平衡,开始讥诮赵光义失败的北征。
北方的国度虽然强,但是能出现在这里的皇帝,都打赢过,大胜,远逐。
那次蹴鞠赌土地虽然失败了,但无聊的皇帝们开始整事儿,想打仗但民意不支持,也没有合适的借口,各国现在都互相知根知底,相安无事,不如比赛蹴鞠,以前都有皇帝亲自举办的蹴鞠比赛、马球大赛什么的,只是很少和国外比试,只有唐朝那会和突厥打马球。
蹴鞠、百戏和相扑三大项,外加斗茶、弹词唱曲、抽陀螺、骷髅戏等小项目,文化交流开始搞了起来。
各国也恰好借此机会派遣细作到敌国各地演出,观察当地的风土人情,讽刺该国的种种弊病。
用严刑峻法集火秦国。
用政令不通集火汉国。
用蛮夷无礼集火北魏。
用伦理败坏集火唐国。
用欺负孤儿寡母集火宋国。
经过这段时间的文化交流(互相伤害)之后,人们奠定了一个思想,那就是——各个国家道德都很糟糕。
还是阎君治下最好。
阎君们:“又是意外的小惊喜。”
为了抢占道德制高点,只顾着给被人松土,就没想到自己也被松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