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闺秀嫁人前夜,二人私奔。大雪夜,戏子被前来抓捕的府吏乱棍打死,闺秀自尽相随。二人此情感动阴司,鬼化为人,终成眷属。
而积善寺今日演的这折子戏,是《说良缘》中的“春夜”篇。讲两人在闺秀定亲前夜,在院中不期而遇,围绕花草树木日升月落,互诉衷情。
徐清圆看了戏文,颇为意外。
以前读过的戏文,大都粗陋,少数精品。而递到她手里的这折子戏,不提内容如何,文辞典雅,文风秀丽细腻。她可以大胆推测,写戏的人即使不是大家,学识才气也胜过寻常读过两本书的人了。
徐清圆大略判断了戏的内容后,微微抬眼,众人神色落入眼中。
老夫人面容沉冷,眼角纹深重;梁丘担忧看她;冯亦珠一类梁园女郎们,或幸灾乐祸或满眼不解。
广宁公主背着日光,容色神情看不甚清。积善寺的女尼们满目无措,两位师太神色各异;林斯年本意兴阑珊,见她站出来,他重新坐了回去,就差嗑瓜子了。
而徐清圆真正想拦的长安县县令韦浮,他和身后的侍从们已经起身离席,此时回头望她。
韦浮清隽温雅,他和林斯年一样不解徐清圆的目的。只是林斯年的眼神带着恶意、戏谑,韦浮则是眼中礼貌的淡笑尚未消退,好奇和善意居多。
梁老夫人见徐清圆不说话,便敲拐杖,说自己的见解:“不瞒公主殿下,老身从来不喜欢这样的戏文。郎君女郎因媒结缘,两家父母相看,合了八字纳了礼,这才是明媒正娶,才会受人尊重。
“一个未出阁的女子,把情情爱爱挂在嘴上,整日肖想那些书生戏子王公贵族,做梦做得自己信以为真。不知检点,遗祸众生。这种戏怎么能公然来唱!
“看了这种戏,女子一个个都要思春,都要被人拐走,不知道相夫教子夫唱妇随,专学怎么败坏名声。唱这种戏的,写这种戏的,都应该推出来杀了!”
梁丘面色变得更加古怪了。
积善寺的两位师太,杜师太和江师太都看过来。杜师太的眼神略微嘲讽,江师太则满满的尴尬、不安。
广宁公主皱了眉。她隐约觉得这老夫人态度激进,一出戏何必上纲上线。无论是前朝南国还是本朝魏国,民风都开放十分,女郎用不着选什么私奔……但是剧烈抨击此戏,却也没必要。
何况老夫人算是隐晦地把广宁公主也批判了一番。广宁公主今日驾到积善寺,本就是相看夫郎来的。
虽然她没看上对方。
那人估计也没看上她……那人全程盯着的,是站出来说这出戏好的徐清圆。
徐清圆余光看到韦浮笑了一笑,又要走了。
她硬着头皮开了口:“我确实觉得这戏格外好,少有的好。祖母的见解,我不认同。”
那一方日光炎炎,韦浮并没有因此停下脚步。他和侍从们走过绿葱廊木,就要跨过月洞门进入内寺。
徐清圆抬头,声音清静:“见微知著,见情思真。这出奔戏,若只以伦理礼法来论,自然大大不好。但是前朝南国时,朝廷之上,尚有女将军,女相国,已对女子地位做出了好的表率。此国初建时,亦有公主随父而战,义勇无比。如今不过一个出奔戏,怎就是不知检点,遗祸众生了?它还当不起那么大的名气。”
“公主随父而战”的主角,广宁公主面无表情地坐在这里。
只是徐清圆不认得罢了。
梁老夫人看她竟然真的辩驳,一下子真的生气了:“私奔就是错!古往今来,不合乎礼法!你为这种戏文辩解,在想什么?”
韦浮站在月洞门口,感兴趣地回了头。侍从低头对他说话,他摆了摆手,示意稍后。若徐清圆接下来的话不能让他满意,他还会离开。
船到桥头,徐清圆已经不能不走了。
徐清圆心中坚定下来,反而跟着冷静了。
她看着激动无比的梁老夫人,声音清晰:“出奔是不对,但所有人情化为故事,演上戏台上,不能纯粹以人伦礼法来看待。若以人伦礼法来衡量世间一切情真情假,这个世间,是否因法礼森严而造出傀儡木偶无数,太过刻板无趣了些?
“便如这出戏所唱的女子和戏子情投意合,我们看到的,不应只是‘不检点’,而是她为何要这般做。诚如祖母所言,只为情而奔看上去甚为小气,但作为戏中主人公,这位大家闺秀自小被她的家人禁锢在一方天地中,不得外出,不见世人。家中好不容易来了个陌生男子,她喜欢了,家人却不许她。她所求的,难道是情吗?她所心动的,难道是陌生男子对她的好吗?这个戏的写作者想写的,仅仅是出奔吗?”
众人呆呆看她。
日头躲入云后,戏台前鸦雀无声。
天地昏暗下来,一重阴霾笼罩着所有人。
梁老夫人目光一点点浑浊起来,声音突兀拔高,变得刺耳尖锐:“外面全是战乱,都在杀人放火。这个世道坏了,家人要保护她,她却宁可相信一个陌生男人……”
徐清圆:“不,她相信的不是陌生男人,信奉的不是情爱。三尺闺阁,一梦华胥。戏作者写的不是为情出奔,而是为了走出这方困住她的闺阁绣楼。你们看,‘春夜’这折子戏中,女主人与戏子月下谈情,却不只谈情,他们聊云升日落,说世界变化,讲万物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