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96节</h1>
说到这里泾阳侯端起茶碗喝了一口,看着杯子沉吟了一会儿道:“当时先帝已经病重,三皇子虽然并未显露野心,但……”
说到这里停顿住了,有些迟疑。
韩耀庭知道,这已经说到了关键的地方。
泾阳侯有些事情连他的儿子都不知道,尤其是与赵永进的来往,泾阳侯世子郑卓煜都不清楚,所以之前有人去皇上面前求情,轻饶了钱景亮,郑卓煜比韩耀庭还稀里糊涂,拿不准。
韩耀庭慢悠悠的道:“是不是,泾阳侯更早得到了消息?三皇子有强行夺位之念?还有……钱逸阳带兵已经南下了?”
高源震了震!
泾阳侯站起来了,看样子是想跪下。
晋王示意了一下高源,高源忙站起来搀扶住了。
韩耀庭这才慢慢的道:“不管怎么样,事情已经过去了,即便是早知道了些,也未必猜得到后面的结果,又是这么大的事情,迟疑自保也没什么,保住自己一大家子人是每个人的选择。”
泾阳侯老脸通红,被高源扶着坐下了,叹气道:“这件事我确实比别人早知道一些,三皇子异动,就是赵永进告诉我的,还让我尽快抉择……又嘱咐我,切勿泄露了他的身份。当时我不是很清楚,他怕什么身份泄露,便和他断了来往。犹豫之间,一切都发生了,钱逸阳的兵马突然出现在了京城外围……想做什么都晚了,只能蛰伏。”
高源皱眉想说什么,但是看见韩耀庭给自己微微摇头,只好闭上了嘴。
他想问详细的,当时的情形肯定不会如泾阳侯说的这般简单,听着似乎都有很多的内情。只是王爷不许问,事情都过去了,问也没用了。但,高源着实觉着憋气。
泾阳侯继续道:“三皇子登基了,卫国公父子被杀,过了一段时间,大约有半年左右,一天夜里,赵永进府上有人求见,还带着一个六岁左右的孩子。”
明显说到了关键,韩耀庭和高源全都注目看着他,仔细听。
“说是实在没地方可去,那天晚上要在府里借住一晚上。我料想事情没那么简单,便详细询问了那个下人。领着孩子来的下人知道所有的详情,只是不敢告知。只说了那孩子身份不同,那天晚上宫里的侍卫营偷袭去查,他带着孩子从后门出来的。”
泾阳侯说到这里看着韩耀庭道:“已经到了那会儿,我若是还不明白,岂不是傻子了?便问那下人,搜查的人若是询问赵永进的小儿子身在何处,赵永进打算如何回答?下人便支吾住了。正好,我府里一位管家同赵永进一样都是郴州人,有个儿子也是六岁,平常总来府里外,那天也在,我便将管家找来,许以银钱,让他儿子去赵家暂时充当赵永进的儿子。若是无事便罢,出了事的话,再给重金。”
韩耀庭听到这里不由的蹙眉。
泾阳侯道:“那赵家下人还是不敢说到底什么事,但感激的很,忙将管家的孩子领着回去了。”
“孩子送过去之后,倒是掩盖过去了。赵永进上任不过一年,全家都是从郴州过来的,那孩子一口的郴州方言。昏君不知道听了谁的密告,来查他的小儿子,结果听那满口方言,哪里还会疑心什么?那卫国公的嫡孙从未离开京城,怎么可能会说郴州话?所以,嫌疑彻底洗去,再也没有人怀疑赵永进这个小吏。”
“就因为这个,赵永进很感激侯爷。”高源道。
泾阳侯点头:“算起来我父亲救过他父亲,我也算是替他解围吧,此事过去之后,赵永进亲自上门,将详情说了。原来他祖母是卫国公府的一门亲戚,是在卫国公老家湘西那边的,看中了府里的一个管家,一定要嫁给那管家,然后便和府里闹翻了,最后被府里除名赶了出去。那管家就是赵永进的祖父。赵永进的父亲和他一定要考取功名,也是因为这个缘故。”
“那是陈年旧事,又是卫国公家亲戚做的,和卫国公不相干。赵永进进京赴考,卫国公便已经知道了,让人好生的安顿,考试的一应物品都是国公府帮着出的,也是卫国公给寻得大理寺的职位,赵永进自然感激。只是当时的一些官场避讳,且两家的家务事也不是能对人言的,因此便没说出来,这样反倒是在卫国公被昏君杀害的时候,得以保全了孙子。”
第150章
泾阳侯说到这里长长的出了口气:“其实就是如此,说起来也不复杂。因为一些丝丝缕缕,结果最后赵永进和我关系尚可。现在皇上拨乱反正登基了,保护卫国公之孙的赵永进自然是立了大功,皇上今后的重用,也可预见。”
高源也吐出一口气,真是够曲折的。
唯独韩耀庭蹙眉思索,不知道还在想什么。
泾阳侯说完了,等着晋王爷的询问。
高源翘着二郎腿喝茶,也在沉吟。偶尔的抬眼看看泾阳侯,见他关注的注视着晋王,高源便垂下眼帘。
韩耀庭琢磨了一会儿,道:“你今天过来说这个,是想告诉我什么?”
泾阳侯忙道:“赵永进现在皇上面前的地位绝非一般,皇上也不会将他看成是任何一派的人,因此他说的话,皇上会听得。王爷如果对于高大人的事情有些烦恼,我可以去求赵永进,请他帮忙说话。”
韩耀庭将茶杯放下,起身踱步走到了窗户边,背着手看着外面又思忖起来。
高源倒是没说什么,果然安静下来就和才进来的时候喊喊叫叫的样子不一样了。
泾阳侯有些不安。
其实他今天来,应该说是来禀明忠心,依附的意思。
虽然他的儿子郑卓煜和晋王关系非常好,但因为只是世子爷,也没什么权利身份,正经的事情上其实都帮不上什么忙。而泾阳侯府的态度,当然还是泾阳侯本人最重要,世子只是和晋王年纪相当,所以谈的来,说的上话。真正的正经事,泾阳侯的态度更重要。
这方面,泾阳侯是要疏远一些的。
论武的方面,王爷倚重高源、王大成,文的方面,倚重的是齐国公、安国公,因为这两位国公爵位高,在皇上面前说话有分量。
泾阳侯一开始有点想要置身事外,不牵扯到勋贵一派和梁启明那一派的争斗中去,依然还是明哲保身的想法。
但是时间不长,泾阳侯便感觉出来了不对。
首先谁也不是傻子,他有什么想法,凡是有心思的人都看得出来,只是或早或晚而已。另外,即便是他不想站队,但人家梁启明那边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直接将他看成是晋王爷这边的人。
这样的话,到最后弄不好泾阳侯会让自己掉空里,两边不靠,有什么事情了,梁启明那边落井下石,勋贵这边就冷眼不管。
且还有其他一些方面。
泾阳侯的打算让世子有些察觉,世子在这件事上面跟父亲有了些争执。泾阳侯爷深思熟虑了,就算他不为自己考虑,也得为儿子考虑。
这种事情就得想通,一旦想通了,就豁然明白了。
这就是今天泾阳侯来的目的,说清楚赵永进和自己的关系,看看自己能帮上什么忙。也是让王爷能知道自己的想法,希望王爷能接受,并原谅之前自己耍的一点小聪明。
看到韩耀庭一直没说话,泾阳侯心中不免惴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