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婵婵这边寻了来,却见商驰屋里的大丫鬟名石榴的板板正正道:“回大姑娘,大爷和大奶奶往池上泛舟去了。”
她虽然还是商驰屋里丫鬟都具备的,那种规矩模具里印出来的刻板样子,但眉目间也带了些欢喜之色。
商婵婵便打趣道:“大嫂入门,你们的日子就好过了。”
石榴福身,喜滋滋道:“大姑娘说的正是。大奶奶神仙一样的人物,为人既尊重,待奴婢们又和气。”
还有一句不敢嘴上说,只能在心底呐喊:最难得是大奶奶能劝住大爷!救我们于水火之中。
商驰可是个不好伺候的。
他素来规矩大,脾气也大,谁给他乱放了一张外头的帖子,或者给他乱动了一部书,都是严惩不贷的。
且商驰毕竟是男人,外头的事儿千头万绪,回家来可不会管屋里这些丫鬟的具体等级,各自分工。
反正是有了错,相关人员都连坐。
所以屋里也有些事无专执,苦乐不均、互相推诿的事情发生。
还是江氏偶尔看不过,出手替儿子管一管。
如今黛玉进门,商驰当即便叫了屋里所有人来给大奶奶的请安,当面把东院一应事务都交给了黛玉。
商驰屋里上下人口,也都欢天喜地。
不怕有人管,就怕没人管,还得自己干好,干不好就得罚。
这简直就像没有老师教,还要你自学成才考一百分,考不到就打。实在是太难为人了。
现在黛玉入门,这些丫鬟们简直是久旱逢甘霖。
见大爷又极敬重奶奶,凡内宅事一应交付,从无驳回的,自然更是死心塌地的服侍。
皇后本来还恐黛玉初为人妇,脸皮薄,若有保宁侯府的有脸面的家生子不服管束,叫她吃亏,特意从宫里给她陪嫁了四个宫女。
谁知全都用不上。
商驰屋里原本的丫鬟,比这些宫女还尽心呢,简直就将黛玉当成了救苦救难的菩萨。
大奶奶说一是一,她们只欢喜从此有了领路人,再不怕摸不准大爷的脉被罚了。
黛玉现在才知,当日商婵婵说的一点儿没错。
满府里所有人都怕着来大爷屋里服侍,一听说要派过来都能急哭,竟是真的。
黛玉在平阳侯府也是管了几年家的,此时整理一个东院上下几十人口,自然是简单。
不过一两日便将人口账务都弄得清清楚楚。
江氏体贴他们新婚燕尔,便说三月后再将府内管家之事交付黛玉,这三月先叫她松散松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