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好,不过我要先见到我的扇子才告诉你!”石呆子说道。
“这个,扇子不在我手里,我也不好要啊。”贾雨村道。
“那这样我们就无话可说了!”石呆子倒是硬气。
“你!那好吧,不过你得说一说,你朋友的扇子有多好,我才好交代。”
石呆子道:“我那位朋友有一把春秋时期的扇子,用的是象牙做扇柄,上面的画是春秋时期范蠡所画的西施綄纱图,世上绝无仅有,只此一扇。我有幸见过一次,那扇子历经千年,还香气不断。若说道价值,我这个懂扇子的只能说无价!”
贾雨村听的越来越兴奋,这扇子自己也听说过,可是无缘相见,没想到竟然在那姓胡的身边。
“你说的可当真?”贾雨村问道。
“大人不行我就算了,到时候大人看看就明白了,还有,那位老爷不也懂扇子吗?自然会一清二楚,再不济,你可以请别的懂扇子的人来鉴定鉴定。”
“那好,你就等一两天,我去和上面说去。”
贾雨村自然把此话说给了贾赦,贾赦听说有如此宝扇,哪里还做的住?虽然有些舍不得石呆子的扇子,可是那千金难买的扇子比这些二品的扇子好多了,就让贾雨村先答应了石呆子的要求,自己亲自来到燕郊,想见一见宝扇。
可是石呆子却非要见到自己的扇子才答应待人去朋友家。等贾赦把扇子带到,石呆子就带着一帮人来到了一个胡同,敲了敲门,开门的果然是那个胡姓书生。
“石兄,你出来了?”胡书生一脸惊喜,倒是石呆子低下了头。
“幸会幸会!”贾雨村在后面道。贾赦也跟了进来。
胡书生一看这架势,又看了看石呆子,怒道:“石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贾雨村笑着说道:“胡兄弟不要生气,咱们也是听石兄说你这里有一把绝世好扇,所以特意过来看看。你也别怨石兄,他也是为了他家祖传的扇子才说出来的。你看看我们这人都来了,是不是该请我们进去坐坐?”
胡书生还是死死的盯着石呆子,过了一会儿,说道:“各位请进!”
众人进了这屋子,贾雨村也不啰嗦,就提出想要买这扇子,先礼后兵嘛,实在不行就还是老规矩,把他送到监狱里去。
胡书生道:“我以前在牢里就和这姓石的说过,绝不会为了一把扇子而把自己搞成这个样子,我不像他,我懂得识时务为俊杰。虽然扇子重要,可是人命更重要。所以若是老爷想要我这扇子,就请出个价吧。”
贾赦道:“老爷我可不是强取豪夺的人,以前也让我那儿子去找这个石呆子卖扇子,多少钱我都愿意,可是他就是不同意,没办法才出此下策,要是石呆子和你这书生一样懂得变通,不早就没事了?不过,你让我出价,先得给老爷我看一看真品,我才好出价。”
胡书生说道:“老爷是个爽快人,我现在不拿出来是不行了,这么多官差也逼着我拿出来。只希望老爷能信承诺,以银换扇。”贾赦道:“放心,这点钱我还是出的起的。”
胡书生起身走到内室,半天拿出一个普通的盒子,大家都盯着他手里看,胡书生缓缓的打开了那盒子,只见里面躺着一把象牙色的扇子,看起来如玉似玉,发着淡淡的蓝光,没过一会儿,就有一股幽香进入了众人的鼻子,这香不是普通的花香,闻之使人精神一振。贾赦迫不及待的打开扇子,果然上面是西施綄纱图,上面的印章写着陶朱公。真的是范蠡所画。
贾赦看得爱不释手,这上面的真的是西施本人,确实是好看,“石呆子,你看看是不是真的?”相信石呆子为了要回自己的扇子也不会撒谎。
石呆子道:“确实是真的,不过老爷为了保险起见,还是请人到多宝格请几个专门研究古扇的人来鉴定一下吧。”
这多宝格是专门替人鉴定古董的地方,贾雨村也清楚,就让衙役们去请了。过了一会儿,就把人请过来了。
这来的四个人,拿着这扇子不住的夸道:“此扇确实为真品,看这扇柄,没有千年的时间,不会出现蓝光,还有这印章,确实是范蠡的,我研究扇子这么多年,不可能看错的,胡先生,你还有没有别的扇子,要是有,我也想买一把呢?”
胡书生道:“只有这一把了,先生们既然替我鉴定了,就帮我看看这扇子值多少钱?”
其中的一人说道:“这扇子当今世上就此一把,可以说是无价之宝。我听说京里的忠顺王爷也在打听这扇子呢,他们府上的管家还和我们多宝格打了招呼,要是有此扇子,就告诉他呢。”说完就想走去报信。
“往哪走?老爷我看重的扇子,你要说给别人?怎么也有个先来后到吧。我不管这扇子值多少钱,总之我是要定了!我可是有侄女儿是宫里的娘娘,你们看皇上是帮娘娘呢,还是帮那忠顺王!”
要走的人也走不了了,剩下的人都留了下来,贾雨村和贾赦说道:“要不要再找人来鉴定鉴定?”
贾赦说道:“还鉴定什么?再鉴定下去,这扇子说不定就不是我的了!没看见这些人都想找更大的买家来吗?你不是说多宝格的鉴定师傅很准吗?那就没问题。这事知道的人越多,越不好,你去问问那书生,多少钱能拿下!”
雨村本来还有点疑惑,可是人家正主都这样说了,而且确实是怕夜长梦多,如今知道的都有七八个人了,还真是越少人知道越好,于是就问胡书生,“你打算卖多少银子?”
胡书生说道:“刚才大家也说我这是无价之宝,可是wo9也知道若是说的太高,我肯定没有好下场,现如今我也缺钱,我就要一万两银子,不能多也不能少,还有,”胡书生咬牙切齿的道:“我要那石呆子的所有的扇子,他既然不顾朋友的情谊,为了扇子出卖了我,我就把他最重视的扇子给夺了去!只要答应我这两个条件,我就把扇子奉上!”
看来的确是真的啊,不然怎么那么恨石呆子?还不惜夺走了石呆子视为生命的扇子?雨村点点头。
贾赦就把那石呆子的扇子给了胡书生,石呆子大哭道:“你们说话不算话,明明说好,只要我能把那宝扇给说出来,你们就还我扇子的,你还我的扇子!”说完就要扑向胡书生。
贾雨村让衙役把他押了起来,胡书生说道:“大人就把他绑起来放在我这里吧,我还得和他底下算账!”
雨村了解的点点头,这时贾赦说道:“我这里只有六千两的银票,这剩下的四千两等回京了再给你拿来怎么样?”事实上这六千两可是贾赦东挪西凑才弄来的,把公中的钱都用了一部分,原以为用个五千两就打发了,没想到还真碰到绝品了。
胡书生听完,就要把扇子收起来,贾赦不得已说道:“那我给你打个欠条总可以了吧。”说完,让贾雨村写下了欠银四千两的欠条,这四千两自己可不出,就让雨村出吧,算是孝敬自己的,再说了这四千两对他来说是小菜一碟,而且在这个地方,以后他随便再找个理由就能把那书生的银子又给弄回来。
贾雨村自然知道贾赦怎么想,心里虽然不乐意,可是也不能表现出来,就把写好的欠条给了胡书生。
一切交割清楚,贾赦那边得到了卖扇子的契约,自然是高高兴兴的回京里去了。不知道书生最后和石呆子是怎么算的帐。
几天后,胡书生送石呆子离开,说道:“这事早晚有发现的一天,石兄还是赶快带着这扇子和这银子去别的地方去吧,以后千万不要再把自己有扇子的事说出来,我能做的就这些了。”
石呆子谢道:“多写胡兄,我自会小心,以后再也不犯这样的错误了,以后自当隐姓埋名,我想没有了这扇子的盛名,我也不过是普通的再也不能普通的人了,胡兄保重!”
那贾雨村等了好几天,才去那书生的地方准备找个名头把他给抓起来,想着他手里还有六千两的银票和自己写的四千两的欠条,就心里痒痒。结果到了上次去的那胡同,推开门,是人去楼空,连家具也没有了。问了四周的邻居,才知道这书生早就走的没影了。
贾雨村还想着这书生跑得真快,难道是算准了自己会去讹诈他?
又想了想,觉得不对劲,就跑去石呆子的地方抓石呆子,结果也是人没影了,这才想到是上当受骗,那石呆子没有扇子可活不了,这么说他和胡书生是一伙的?
就又跑去多宝格去抓那四个鉴定师傅,结果根本没有那四个人,问了当时去接这四个人的衙役。衙役说道,他们刚到多宝格的门口,这四个人就拿着几把扇子在鉴定,而且穿的衣服也是多宝格的,就二话不说把这四人给拖了去。
贾雨村这才知道是着了别人的道了,把这几个衙役狠狠的打了一顿,又要找多宝格的算账,不过那多宝格的掌柜却说了,自己的幕后老板,可是忠顺王爷,是你们自己没看清楚人,现在赖到我们头上了,我还没告你们坏了我们多宝格的名声呢。要抓人,试试看!忠顺王爷那里等着你呢。
把雨村吓得也不敢声张了,只希望那贾赦不要到处拿出去显摆,被识货的人给看穿了,自己这边不好过了。
可是要贾赦不去显摆那是不可能的,那贾赦得到了个稀世珍宝,还是以如此优惠的价格得到的,自然是一回京里到处和人攀比,弄得大家都知道了,开始还有不识货的跟着称赞,结果过了不多久,就碰到那真正识货的,说道:“你那上面的印章明显的是后来刻上去的,想一想,西施和范蠡最后是归隐,怎么可能还把以前的旧事画在扇子上,那陶朱公可是范蠡归隐后的称呼。
还有你那扇柄,虽然是象牙的,可是也不过是最近几年的,不过是选的偏白的,所以才发蓝光。还有这香味是薄荷的清香,肯定是撒在扇子上,所以闻起来有那个味道。”
贾赦不信,又问了好几个懂行的,大家都这样说,这才知道自己上当受骗了,不仅丢了六千两,连以前石呆子的扇子也赔了过去。
好啊,和我玩仙人跳,也不看看我是谁?于是贾赦就要去报仇,可是人都没有了,找谁报仇?只好拿贾雨村撒气,可怜那贾雨村什么也没有捞着,还被贾赦厌弃,最后又把官职给弄没了。
贾赦的六千两自然是大了水漂,其中还有邢夫人的钱,邢夫人也心疼的不得了,可是能怎么办呢?总不能把自家老爷的肉给吃了吧。
于是贾府大房被阴云笼罩着,好几个月都没有消散。
钱总管自然是把事情的结果告诉了林黛玉,林黛玉听了也放心了。这次只是让你丢点钱,若是你不贪心,根本就入不了局,可是自己的大舅舅就是这种人。
这件事能让他消停好一段时间吧。林黛玉想。六千两银子自己一分没要,给了石呆子一千两,胡书生一千两,那四个鉴定人每人一千两,以后他们在外面也可以生活的很好,这些人或多或少都有被贾赦或贾雨村害过亲人或朋友,也算是为民除害吧。
红楼同人之黛玉83、战事起圣上用兵
城里的气氛陡然紧张了起来,清晨就有兵士快马传报,在整个主干街上显得特别的显著。两旁的老百姓还不知道怎么回事,那传令兵已经风一样的过去了。
马蹄声还在人们耳边响起。
“唉,不知道又有什么事了。”一旁在书摊里选书的书生说道。
那边上的人就问道:“秀才,你如何会这样说?”
秀才道:“没看见那是十万火急时候才用的驿站兵吗?如果不是事情紧急,怎么会这样?”
“也许是好事呢。”有人说道。
“你看那兵士满脸的焦急之色,怎么可能是好事?”另一个人说道。
“唉,管他什么战事不战事的,希望不要祸及京师就好,这好不容易能有安稳的日子。”
百姓们议论纷纷,朝堂上也乱哄哄。原来兵部刚得到军报,北边的边关万山关已经被外番鞑子给攻破了,沿路烧杀抢夺,附近的村庄无一幸免。这真是□裸的挑衅。
兵部尚书说完军报,皇上就问道:“诸位爱卿对此事可有什么看法?”
左相大人上前一步说道:“圣上,微臣以为这是鞑子对我泱泱大国的藐视,其行为当诛,还请圣上下旨派兵抗敌!”
右相启上前一步奏道:“左相这话臣不敢苟同,那鞑子每年都要到快入冬的季节来边关马蚤扰一番,却是因为那沙漠草原到了冬季严重缺食过冬,不得已而为之。若是我边关开放边境,和鞑子以物换物,使得他们粮食丰足,自然不会再来抢劫。”
“右相大人说的,可是要一切为鞑子去想?
凭什么他们没有了粮食就要过来抢咱们的,没有这个道理!那些鞑子就是喂不熟的白眼狼,你给的越多他越贪婪,所以臣认为左相大人说的有理,必须给鞑子一个教训,让他们知道咱们不是好惹的!”兵部侍郎说道。
“兵部侍郎说的简单,若是要打仗,不仅要费粮草,附近的百姓也会遭受战乱的侵饶。为什么不以和为贵,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呢?”
说话的竟然是贾赦,今天可是连这些公卿们都过来了,毕竟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每个人心里都会不安。
“那贾将军说要怎么办?”兵部侍郎问道。
“以臣之见,可以选送公主过去献给鞑子首领,这样自然可以平息战火。”贾赦说道。
兵部尚书怒道:“此等一有战事就要送女人去解决的行径实在可耻!
圣上,我兵部一致认为这次一定要狠狠的教训那鞑子,若是有可能,把那鞑子全部消灭掉,永绝后患!”
“说的倒容易,这马匹粮草怎么办?”贾赦问道。
“我户部自会安排妥当!”户部尚书也出来说话。
“不管怎么说,臣还是以为不战好!”
“臣等以为战好!”
“不战为妙!”
“战可一劳永逸!”
朝臣们吵得乱哄哄,龙椅上的皇上看着不像话,说道:“都给我住嘴!成何样子!
朕自登基以来,都是一些臣子劝朕要以和为贵,朕也听了,不过是换来那鞑子每年一次的进贡,和鞑子每次的抢劫,我边境百姓深受其苦,朕这个做皇帝的每次想到这里就心痛不已,各位爱卿是没有亲人在边关,觉得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那些在边关的将士每次回京都于朕禀报这些事,朕也觉得忍忍吧,忍忍就过去了。
可如今,这就是朕忍来的结果!不仅要抢我国的物资,竟然连这土地都瞧上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如今边关已破,还有人想着息事宁人,若朕这次再息事宁人,就不配当这个皇帝!朕已经决定对鞑子用兵!誓把鞑子消灭干净!若再有议和之声,一律罢官去职!”
“圣上英明!”主战派的自然是高兴,主和派的战战兢兢,自己站错了队伍,惹怒了皇上,这可怎么办?
“兵部尽快把可用军官列处理,送到朕这里,户部也抓紧时间准备好粮草。各武官留下,去御书房和朕商讨对鞑子用兵之事!”
圣上说完,就让旁边的执事太监宣布退朝,和武将们去商议去了,剩下的人都出了朝堂门,三五群的议论起今天的事情来。
下朝后,“妹夫,妹夫。”贾赦叫住了林如海,“今天这个事,你能不能和皇上说一说,我是无心的啊。”
自从自己说了那些话,和皇上的心意完全相反后,贾赦就一直处于惊吓状态,虽然有个侄女在宫里当娘娘,可是万一惹怒了皇上,自己是吃不了兜着走的,这才忙找到林如海,他在皇上面前是吃的开的,希望他能帮自己说几句好话。
林如海看着自己的大舅兄,虽然心里有些不以为然,可还是说道:“大内兄放心,这在朝堂之上本来就是让大家说出自己的见解的,有时候会和圣上的心意,有时候也会和圣上的心意相反。若是圣上都去怪罪的话,还怎么得了?
而且圣上也不是那样的人,只是今天大家乱哄哄的,才会生气。大内兄就不要放在心上了。”
“啊,这样啊,妹夫说的有理,那我就放心了!那我先走了,妹夫你慢点啊。”贾赦说完就急匆匆的走开了。这算不算利用完人就一脚踢开?
林如海无奈的摇摇头,又想起今天的朝会,看来,永亲王确实是逃到外番找帮手去了,这大半年的时间就说服了鞑子来战,不知道用的是什么办法。
自己也是早知道永亲王密谋造反的人之一,原以为这次永亲王会自己也跳出来带兵,可是目前看来好像只有鞑子在冲锋陷阵,那五王爷确是藏在背后。这其中的奥妙可就值得人深思了。
不过皇上这边也没有把五王爷的事昭告天下,难道是因为这样五王爷才要背后行事?或许是担忧在京里自己王府里的亲人?若早知道是这样,又何必谋反呢?
林如海想了一路回到了自己府上。
皇上那边自然是热火朝天,每个人都憋着一股气,想要这次把鞑子狠狠的教训一顿,扬我国威。
林黛玉午饭的时候,看自己的爹爹一脸的官司,不禁问道:“爹爹,是不是有什么事?”
林如海还在想着今天的朝会,听女儿问到,也不隐瞒,就说道:“边关要起战事了。”
“啊?严不严重?”林黛玉问道。
林如海就把今天朝堂上发生的事说了一遍,林黛玉说道:“看来皇上是下定决心要一战了。这样也好,一劳永逸。免得那鞑子欺负我中华无人。”
林如海看着自己的女儿说道:“你倒是和圣上想法一样啊,说说看,为什么会这样说?”
林黛玉摇头说道:“女儿也没有什么想法,只是读古书上看到的,但凡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示弱,那就会让对方更得寸进尺,反而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