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就在书房里,李密说,柳燮写,很快,一封书信写就,李密从柳燮手中接过信件,仔细地看了看,发现柳燮的笔迹与李靖的笔迹,几乎没有什么分别。又将内容仔细看了看,李密吹干了墨迹,将书信封了起来。
李密走到信使面前,道:“这封信,你就递给杨侑,我相信,你知道该怎么做。”
“小人知道,小人知道!”信使连连点头,从李密的手中接过了书信。
“让他走!”李密吩咐。王伯当挥挥手,两名士兵押着信使,将他送走。
“魏公,这样做,杨侑会上当吗?”王伯当问道,他有些怀疑这封信的威力。
李密摆摆手,笑道:“你尽可放心,杨侑一定会上当,你速速准备好,若是杨侑南下,就设圈套杀他!”
两日后,乐寿。
信使在踏入河北大隋的地盘之后,立刻找到官府,寻了战马,一路疾奔,只是一日半的功夫,就抵达了乐寿。杨侑接到书信,立刻召开了会议。
李靖在信中表示,要陛下先进击济北郡,吸引李密的注意,然后李靖就可以挥兵直取鲁郡,截断李密的后路。
杜如晦仔细思量了一番,道:“陛下,李尚书之言,甚为有理。”
窦建德在河北经营多年,对山东的地势也非常了解,他也认为李靖的办法,非常好。一旦鲁郡的任城被突破,东平郡就暴露在李靖的兵锋之下,届时他只需挥兵直取郓城,夺取瓦岗粮食,就能让李密异常难受。
凌敬认为这个计划非常不错,于是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隋军在囤积粮草,准备南下。李密通过密探,将乐寿的情报牢牢掌握。他在等待着杨侑上钩,而同样,杨侑也在等待着击败李密,夺取整个山东。
作为隋末风起云涌的反王之一,徐元朗是一个奇怪的人。如果说,他造反是为了谋取更大的利益,那么历史上在降唐之后,他应该不会再造反,因为李唐给他的条件,可谓十分优厚。可是,在天下已经大定的情况下,他居然会选择造反,只能说他是一个不安分的主。杨侑肯招降他,是因为杨侑有足够的信心,避免徐元朗再有异心。
不过,此时的徐元朗显得心绪不定,去年李密对他发动了进攻,打得他节节败退,不得不退出了琅邪郡。依靠沂山抵抗李密。就在徐元朗不知道能撑多久的时候,隋军杀来了,使得李密不得不撤兵,这才让徐元朗得以喘息。
对于李密,徐元朗是憎恨的,而对于隋军,他的情绪则显得十分复杂,一方面,隋军赶来,等于间接救了他一命,但徐元朗同样清楚,隋军若是拿下了李密,接下来,被灭亡的就是他。
虽然只是在山东一隅称霸,但天下大势徐元朗还是十分清楚的,尤其是隋军已经夺下了河北,气势十分旺盛,山东十之八九会陷落,成为大隋的口中食。
“该怎么办?”徐元朗显得忧心忡忡。
这时,心腹朱然快步走了进来,拱拱手,道:“大王,河北来人了。”
“河北来人?”徐元朗一愣,他旋即明白了,河北来人意味着什么,他点点头,道:“带他来书房见我。”
朱然正要离去,徐元朗忽然又叫住了他,道:“不,还是我亲自去迎接。”
说着,徐元朗急匆匆走了过去,宋正本正在大门外踱步,他对这一行十分有信心,在大势面前,大多数的人一定会做出最为有利的选择,徐元朗也不例外。果然,不到半柱香的时间,徐元朗匆匆走了出来,对着他显得十分恭敬。
宋正本知道这一次事关重大,也没有摆出一副趾高气扬的架势,他同样还礼,这让徐元朗的心中稍安。两人步入府中,徐元朗将他带入了书房,经过一个多时辰的商议,徐元朗对大隋天子的态度有了充分的了解。
大隋天子给徐元朗的许诺非常简单,只要他投靠大隋,就能获得高位,在大隋朝廷谋得一席之地,不过,兵权不可能给他,也不可留在山东,而是要在京师。这样的条件徐元朗有些不能接受,在乱世中,没有了兵权,就没有了一切。
宋正本告诉他,大隋天子是重情信诺之人,想想杜伏威,想想李子通,此外还有高开道、张善安等人,都是占据一方的反王,他们之中,有谁被大隋天子杀了吗?大隋天子要解除你的兵权,其实是为你好,若是有人打着你的名义造反,恐怕届时你脱不了关系吧。想想辅公祏,不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吗?可是即使是这样,天子也没有怪罪杜伏威的意思。
徐元朗想了半响,最终做出了决定,那就是投靠大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