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刘健和李东阳是否会被朝廷怪罪,那又另当别论了。
谢迁回朝,对于沈溪来说是一件好事,如此他在国家的权力核心层又重新有了政策方面的支持。之前沈溪发到京城关于湖广地方叛乱的奏本,终于有人可以为他票拟,交由司礼监定夺,再由朝廷下发公文,让地方上筹措粮草物资。
但实际上沈溪已提前上路,有没有新的粮草辎重在他看来已不那么重要,毕竟兵马已向宝庆府进发,再谈粮草的问题有些来不及了。
而且,沈溪始终认为,手头上这些兵马已足够应对地方叛乱。
一位总督,两位都指挥使,就差把湖广行都指挥使司指挥使一并叫来,凑一桌麻将了,堂堂两省总督亲自前来湖广西部和南部平叛,原本就有大材小用的嫌疑,连沈溪自己也觉得有些憋屈。
我好歹是在宣府和京城跟鞑靼人交战,金戈铁马立下赫赫战功的大人物,你让我来大明犄角旮旯的荒山野岭,跟地方少数民族叛军交战?这不是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
但沈溪治下出现叛乱,且当初朱祐樘让他到南方履职时,明确指出湖广可能会有乱事需他平定,现在连州府都已失守,如果他再不上阵实在说不过去。
下摄市,沈溪把王禾和苏敬杨送上路后,自己也带着从两省军队中抽调的四百兵马,轻装上阵,慢悠悠向宝庆府进发。
沈溪走的是衡州府一线,在他看来,走湘乡最大的问题是后半程不好走,需翻山越岭,道路甚为崎岖,虽然走水路好一点儿,但由于资水水流湍急,落差有些大,逆流而行尤为危险,所以他宁可绕远路,人也舒服许多。
七月初八,沈溪一行抵达衡州府。
在蒸水埠巡检司驻地,沈溪找人打听了一下,才知道叛军在衡州府西南面的永州府东安县扫了一圈,便龟缩回了宝庆府南部的新宁。目前,接到湖广都司衙门命令,衡州卫、永州卫兵马早已集结,整装待发,沈溪要调动兵马仅是一纸公文的事情。
至于王禾从南路向宝庆府进发的人马,是在三天前,也就是七月初五过的衡州府,沈溪大致推算了下,以王禾进兵的速度,八天内赶到宝庆府城应没多大问题,就看后半程是否顺利了,如果遇上塌方和泥石流等问题,会有一定麻烦。
衡州知府陆源亲自到靠近官驿修建的军营拜见沈溪,当看到沈溪这个主帅身边只带有四百兵马,有些震惊,他原以为王禾领了两千兵马过去,沈溪这个殿后的主帅怎么也会带五六千人,他以这个作为标准为沈溪部准备好了犒赏物资。
沈溪解释道:“让陆知府费心了,本官虽亲临战场督战,但真正领兵之人乃是两位都指挥使,他们才是我大明军队的中坚,而本官带的这点儿人马,最多只是到前线为他们摇旗呐喊……”
陆源虽然不像军中将士对沈溪那般推崇,但也知道沈溪这几年立下战功无数,到湖广属于屈才,当下道:
“沈中丞太过谦虚了,东南和宣府、京城几战,沈中丞居功至伟,下官虽在偏远贫瘠之地任职,却也听闻沈中丞的赫赫威名。有沈中丞亲自率部前来地方平叛,料想地方乱事会在旬日内平息……”
沈溪笑道:“那就承陆知府美言了……唉,目前前方所有情况都是一团迷雾,本官实在不敢做如此妄想啊!”
二人亲密交谈,陆源有意无意提及沈溪在翰林院和詹事府的经历。
其实在陆源这样进士出身的官员看来,沈溪凭借着翰林官的身份,根本就不用走军旅之途。
以沈溪现在的身份和地位,几可跟尚书、侍郎等朝官平起平坐,更别说是沈溪将来返京回归权力核心后,以其跟太子的良好关系,有很大的几率位极人臣,陆源为自己将来的仕途,打定主意要跟沈溪搞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