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提沈溪还好,这一言及,亦思马因脸上的意气风发顿时消失不见,换上一副深沉之色,他阴测测地说道:“沈溪?这会儿他的人马多半已经跟亦不剌对上了。亦不剌即便骁勇善战,但之前从未遇到过像沈溪这样狡猾的对手,有他的苦头吃!”
阿武禄抿嘴一笑:“沈溪黄口小儿,能得国师如此高的评价,是他的荣幸。以国师看来,亦不剌和沈溪,谁能率部取得最后的胜利?”
亦思马因侧目打量阿武禄,冷笑着问道:“昭使的意思是说,本国师连亦不剌都不如?”
阿武禄稍微一怔,随即便明白亦思马因言中之意。
在跟沈溪的交战中,亦思马因吃了不少亏,从结果上来说无疑是亦思马因在与沈溪的对抗中失利。而她询问底沈溪和亦不剌谁能获胜,看起来似乎是她觉得亦不剌有跟沈溪一战的能力,惹得亦思马因非常不高兴。
阿武禄连忙解释:“妾身并非是要以亦不剌这样的莽夫跟国师相提并论,实在是沈溪此人不管是仕途还是行军作战都太过顺利,难道他就不会得意忘形,因骄纵而失败?”
“唉!”
亦思马因长长地叹了口气,颇为无奈地说,“换作别人,就算是明朝兵部尚书刘大夏,用昭使的话来总结并无过错。人无完人,战场上百战百胜的将军从来就未曾有过,连中原人推崇有加的飞将军李广,不也曾经历过兵败?”
“但沈溪却与众不同,以他的年岁,本没有登上历史舞台的资格,但或许是华夏文明善于造就人才,使得沈溪此子以弱冠之龄便得到高位,舞勺之年便执领兵权。一个亦不剌,不能成为他名留青史的绊脚石,如今能阻挡沈溪功成名就的,或许只有汗部兵马!”
阿武禄想了想,问道:“但亦不剌麾下毕竟有一万多精兵……沈溪手里才有多少人?”
亦思马因笑道:“昭使真以为,战场上交锋,比拼的就是兵力的多寡?任何一场战事,都不可能让双方战至最后一兵一卒,谁的兵马占优势,顶多是占据场面上的主动,让兵寡一方气势被压制。”
“但沈溪所长,便是在战场上扬长避短,先发制人,以兵寡而压兵众,讲究一鼓作气,连续作战,至今未失手过!”
“虽然亦不剌麾下兵马众多,但论对天时地利人和的掌握,他远不及沈溪,如今沈溪所部,加上居庸关出击的兵马,数量远在亦不剌所部之上,亦不剌更是没有获胜的道理!”
阿武禄蹙眉:“国师是否太轻视亦不剌族长了?”
亦思马因嗤笑道:“还用得着本国师轻视他吗?亦不剌军中缺乏粮草补给,已多次催促我给他调拨,但输送粮草本是汗部的事情,与我何干?亦不剌一旦后勤补给出现问题,就会被沈溪利用。”
“沈溪最善于把握敌军动向,一旦有可趁之机,他就会如同一条毒蛇,猛地扑出来,咬住敌人的喉咙,哪怕你是豺狼虎豹,也抵不住他的灵活多变!”
阿武禄听到亦思马因对沈溪如此高的评价,情不自禁眯了眯眼,神色中带着几分不解,问道:“那国师认为,沈溪真就打遍天下无敌手了吗?”
亦思马因声色俱厉地道:“本国师迟早要与他一战,或者……等他先过了汗部这一关再说!大汗亲率兵马,骁勇而无畏,且数量远胜之,岂是沈溪轻言可以战胜的?”
阿武禄非常担心地说:“若大汗取胜,势必追究国师的责任,倒不如……”
亦思马因看了阿武禄一眼,他明白阿武禄欲言又止背后蕴藏的信息,阿武禄想把刘大夏兵马放过去,如此令正在大明京师攻城略地的鞑靼中军主力,彻底陷入明军前后夹击中。
亦思马因犹豫良久,终归还是摇头道:“具体事项,日后再议吧,我既为苍狼与白鹿的子孙,若目视族人身陷险地而置之不理,实非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