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46节</h1>
他没提过苏阮其人如何, 也没讲过两人因何分离, 孙氏也并不追问细节,她言语中透出的观点, 付彦之现在回想起来, 无非是叫他正视自己内心。
“我一直觉得她是个有大智慧的人。”付彦之解释完之后,总结道,“但也许, 就是因为将一切看得太透彻了,她才对人世毫无留恋。”
苏阮不知说什么好,就伸出手握住付彦之的手。
付彦之反手握紧,笑问:“心里不酸了吧?”
“谁酸了?”
苏阮恼怒,往回抽手,付彦之不松手,人却顺势倒过去,直接将她圈在怀里。
“好,没酸没酸。”他声音里都带着笑意,“阿阮,对我来说,你此时此刻就在我怀中,比什么都更让我满足。”
苏阮本来正作势挣扎,听他这么一说,顿时没了挣扎的心思,还往他怀里靠了靠。
“我当然想同你一起孕育子女,但若老天不肯给,就我们两个过一辈子,也没什么不好。”付彦之和苏阮脸贴着脸,轻声细语说话,“你若是喜欢孩子,我们也可以过继一个,就不要担心这个了,好么?”
苏阮心里又酸又甜,半晌才带着鼻音答应:“好。”
怎么可能不好呢?能有今日,她其实也已知足。只是人嘛,难免贪心,一山望着一山高,既如愿结为夫妻,自然想给他生儿育女。
事后丽娘听说此事,却道:“呸呸呸,才不是我们夫人不能生,那什么遗腹子,还不定是谁家孩子呢!夫人趁早别自寻烦恼,乳娘我都寻着了。”
“……你这性子也太急了吧?”苏阮失笑,“从哪找的?”
“前头门房毛贵田的娘子怀胎六个月了,她样貌端正白净,人也老实厚道,给小郎君做乳娘,最合适不过。”
“行吧,你先看着。”苏阮笑个不停,“真是,比我还心急。”
她虽觉丽娘这一番作为好笑,却也真的被她笃定态度感染,不再担心自己生不出了。
当然,婚期临近,苏阮也没什么空闲再担心这些——圣上赐了一套褕翟给苏阮做嫁衣,这套礼服有些宽大,得紧着修改。
付彦之那边,圣上虽没有给他实职,却将他正五品散官的官阶恢复了,这样亲迎时,他就可以穿绯袍迎娶苏阮。
婚期定在十月二十八,到二十七这日万事俱备,苏阮带着嫁妆嫁衣搬到苏耀卿府中,准备明日从这里出嫁。
久不出门的四叔苏知让,也终于同四婶一起,出现在郑国公府,给苏阮添妆。
“前两日我进宫见娘娘,娘娘还问起四叔怎么样了,说叫邵公公去探望,四叔不肯见。”苏阮说道。
苏知让年纪其实不大,胡须却已斑白,面容也显苍老,他听了苏阮的话,淡淡答道:“年老多病,没什么好探望的,万一过给宫中贵人,就不好了。”
四婶接话:“你叫娘娘不用操心,我们都好。娘娘近来可好?”
“娘娘很好,圣上接了太子家的七郎,养在娘娘膝下,那孩子聪明乖巧,娘娘很喜欢。”苏阮拣着高兴的事儿说给四婶听。
“那就好。咱们女子,一辈子有个知冷知热的人疼,膝下再有个孩儿热闹着,还有什么别的可求?”四婶说着拉住苏阮的手,“二娘也一样,以后好好过日子。”
苏阮点头答应,旁边苏耀学听了这话,却心中一动,“堂叔堂婶年纪大了,身边只有下人,我们做晚辈的,总是不太放心,要不,过继个嗣子如何?”
苏知让摆摆手:“不用,我们这把年纪,小的养不大,大的养不熟,算了吧。”
苏阮瞧了瞧四婶脸色,笑道:“四叔也不问问四婶?”四婶身体看着比四叔好得多,将来四叔先去,剩下四婶,总是有个依靠为好。
果然四婶另有想法:“那就养不大不小的呗。”
苏知让惊讶:“你……”
“原来我提过,你总不同意,现在孩子们都在,你让他们评评理,我想养个嗣子,怎么就不行?”
四婶说着,目光看向苏耀卿,等他表态。
苏耀卿见四叔皱眉不语,就问四婶:“侄儿听四婶的意思,是心中已有人选了么?”
四婶点点头:“你大伯家里的六郎,我看就不错。”
苏阮大伯一共有六个儿子,六郎是最小的,好像才十三四岁,且不是伯娘亲生的。苏阮与梅娘偶尔有往来,梅娘总提她前面几个兄弟,却从来不提这个六郎,所以苏阮并不太了解。
“六郎?”苏耀卿也不知道,就看向苏耀学。
苏耀学摇头,四婶看他们几个面面相觑,就是一叹:“不怪你们不知道,这孩子命苦,生母是个婢女,生下他,就被你们伯娘给卖了。你们大伯什么样人,你们都知道……”
“说什么呢?”苏知让忍不住打断妻子,“明日是二娘的好日子,你说这些做甚?”
“好,旧事不说。总之,这孩子能长到这么大不容易,我看他可怜,想收养了做嗣子,以后给我们俩承继香火。”
苏阮是没什么意见,“就怕伯娘不肯。”她有五个亲儿子,好多个孙子,这等好事,哪肯让给庶子?
四婶却道:“无妨,我不怕她。再说,圣上许了我们另立小宗,大郎才是族长,只要大郎点头,她不敢多嘴。”
苏耀卿道:“只要四叔四婶愿意,侄儿自无二话。”
苏知让和妻子对视一眼,又摆摆手:“罢了,我不管,你自己做主。”
四婶便一笑道:“多谢郎君成全。”又同苏耀卿说,“那等办完二娘的婚事,我把你伯娘和六郎叫去,再叫着你,一块把这事说了,等明年春你们回去祭祖,也带着六郎一起。”
苏耀卿自是满口答应,等送走他们夫妇和苏耀学,回去时,就和苏阮感叹:“四婶真有决断。”
“是啊。我看四婶的样子,此事应该是早就打算好了,只不过……”得等废太子的风波彻底过去,才好找苏耀卿来办。
苏耀卿也明白这一节,接话说:“如此也省了娘娘一份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