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曾跟着父亲一同押送赋税秋粮入京,线路都还记得,大哥年纪最长,记得最清楚。只是若要利用京中官员争斗为乡亲们报仇,我就没主意了。”
“这我能办。”景华轻描淡写带过,提出了另一个问题:“只是我们只带账本、书信做证据,不够震撼。”
“震撼?”镖队习惯性面面相觑又出现了,兰三腹诽,她变化可真大,不仅从姐变成了哥,还开始不说人话了吗?
景华解释道:“咱们就这样拿着证据上告,显得平平无奇,无法吸引人的目光。你们瞧死刑犯游街的时候,他若是不唱一段慷慨戏词,不说几句狗屁不通的悔悟,看热闹的人都要嫌无趣,多扔几块石头。人啊,就这样可悲,把旁人的悲欢当成热闹来瞧。咱们可以讽刺这些人的丑态,但不能否认这样的事情确实存在。”
“恩公有何高见?”
“编一段顺口溜,把这件事广泛流传出去。‘一万八千户,良民变水鬼。朱门膏腴肥,茅屋浮于水’之类的顺口溜,让说话艺人和戏班子全大晋搬演去,务必人人都能骂几句。再有,上告的状词诉书都要事先写好,写给朝廷官员看的要文雅、要引经据典,写给百信看的务必要大白话,利于传播。我们的目的,是把全天下的目光都吸引过来,我等都是小民,没有千万同类小民做支持,就没有与富户豪族、高官巨贾争斗的资本。”景华客气得把手交握放在桌面上,说着非常不客气的话:“这些我能做。但我这里还有一件非王兄弟不可的大事。”
“恩公只管吩咐。”小四象立刻抱拳,虽然心里打鼓,面上却非常镇定自若。
“万民书。清官离任有万民伞,重大冤情上告该有万民书。我对当地不熟,你却有族人,有亲朋故旧,联络的人越多越好,这些才是能呈到圣天子面前、实实在在的民心民意。”
小四象也没有思考太久,利落应下。随后,各自去准备,景华把当地的事情交给兰三全权负责,让老蒋、老冯帮衬着。
“我还是和你一起去吧。”兰三十分不放心。
“我教你这么久,也到了检验成果的时候。你在这里任务也颇重,要维持当前大好局势,警惕贪官的报复,顺带照顾弟兄们的生计,非常不容易。你若能把这是办好了,也就历练出来,能独当一面了。”
说的非常有道理,可兰三已经不是去年在牢里被随便忽悠的少年了,不会听着这些貌似委以重任的话,自豪感、责任感就油然而生,进而被套路。
“若真重要,你为什么不在这里压阵。”兰三表示自己不是傻子,“肯定京城更重要,也更危险,你既然要磨练我,就该让我跟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