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青蓉是在这孩子满月时才知道的,因为苏秋尚未婚配,苏家将此事瞒的很紧,连孩子的满月酒也没有,但苏秋不愿委屈这孩子,还是命奶妈准备了些红鸡蛋,给杨青蓉和郑士潼都送了几颗。
郑士潼剥着红彤彤的鸡蛋壳说:“等陈木头的守孝期过了,这孩子都会叫爹了吧。”
杨青蓉心疼苏秋,没名没份,“虽然苏家瞒的紧,但哪有不透风的墙,镇上还有梁溪有不少人都在背地里说她闲话。”
“被说闲话的也不止她一个,你不也是吗?梁溪人说你的闲话不比苏家的好听,你又不是没听过,怎么没见你心疼自己?反倒心疼她了?”
她当然听过,只是嘴巴长在别人身上,她又能怎么样。
看了眼对面吃红鸡蛋吃得正香的人,她忽然气不打一出来,她的闲话有一大半都是他惹起的,“郑士潼,你要是心疼我,就少来寻我,也少让人说我几句。”
“你现在才说,会不会太晚?”
“我以前没说过吗?是你从来不听。”
郑士潼笑起来:“为什么要听你的?我就要来寻你,一天寻你三四次。等我打完水寇,我天天烦你,你赶也赶不走。”
“你……你什么意思?”
“你知道我什么意思。”
“不知道。”
他搓了搓染红的手指,凑近她说:“我要娶你,等我打完水寇,就要娶你。”
杨青蓉的心“砰砰”急跳了几下,这几下挤满了欣喜和紧张,但很快被冲散,只剩下说不出口的难受和失落。
等这一仗胜了,郑士潼的前途不可限量,不仅是梁溪,京城也会有不少大家闺秀期盼着能嫁他。而她只是一个被丈夫休弃,被爹爹断绝关系的女子,又怎么配得上他。
就算他执意要娶,只怕郑家老爷夫人也不会同意。
“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别人的话你不要听,好好听我说,”郑士潼语气难得认真,“原本你与陈木头和离那日,我就想娶你。只是南泉镇匪患未除,我担心有一天万一我回不来……那不是耽误你了,所以一直不敢跟你说。但现在,我知道你会等我,所以我一定会活着回来的。”他握住她的手,“青蓉,这一次你要等我,不准再嫁给别人,等我回来娶你。”
杨青蓉鼻子一酸,眼泪涌上来,她说:“那你也给我听好,你不仅要好好活着回来,身上一根汗毛也不许少。你要是受伤,敢少胳膊少腿回来,我才不要你。”
“好,我答应你,”他鼓足勇气,飞快地在她额头印下一个吻,没等她回过神来,他又飞快地离开。
郑士潼带兵出征是在五月,那一日阳光正盛,落在湖面上金光粼粼,杨青蓉和镇上其他百姓在岸边目送着一艘艘船只离开,目送她心目中的英雄出征。
没有郑士潼隔三差五地来找杨青蓉,她在南泉镇的日子过得很平静,但偶尔也会有些孤独。她在家门口摆了早点摊,每天辰时出摊,不到两个时辰,包子、馒头还有清粥就都卖光了。卖完早点后,她会在家里做些绣工活,有时候也会去湖边转转,望向空荡荡的湖面发呆。
一个多月过去了,郑士潼没有任何消息传来。
杨青蓉不知他们这一仗要打多久,但是时间越久,她越有些着急,常忍不住想他杀了几个水寇,有没有受伤,然后又嘲笑自己,出兵剿匪,兵刃相交,怎么会不受伤,接着又担心他伤在哪里?手臂?大腿?还是胸膛?
她祈祷,他不要受伤太重,等他回来,一定要好好照料他。
她又来到太湖边,见到了陈穆和苏秋,以及被苏秋抱在怀中的婴儿。
陈穆要赶赴京城参加秋贡,苏秋拉着他的衣袖,很是不舍。她将孩子往他怀中送了送,想让他再多看几眼。
陈穆伸手摸了摸孩子的脸,他的神情混合着爱怜、不舍、内疚,还有一丝丝的难堪。
船夫开始催促客人上船,陈穆对苏秋说:“好好照顾自己,还有孩子。”
“预祝夫君早日高中。”
这一声“夫君”加重了陈穆脸上的难堪,他快步登上了船离去。
苏秋目送着小船远行,如同那日杨青蓉看着郑士潼远去一样。
下人把轿子抬过来,苏秋刚要上轿,就看到杨青蓉。
既然撞见,总要打个招呼。
杨青蓉看向她怀中的孩子,那是孩子睁着眼睛不哭不闹,对陈穆的离开没有什么感觉。
她脑子忽然闪过一个念头,若是她和陈穆好好的,没有和离,应该早就有孩子。可是一想到他那张脸,又庆幸,幸好没有孩子。
“这孩子叫什么?”
“瑶瑾,我爹取的。”
“能亲自给孩子取名,你爹应该很疼惜这个孩子。”
“嗯,”苏秋点头。
苏老爷疼惜不是这个孩子,而是苏秋。未婚有子传出去对苏家来说是多大的污点,发生这种有辱门楣的事,将苏秋赶出家门也不为过。可苏老爷还是妥协了,让苏秋避开梁溪人的闲言闲语,躲到南泉镇,生下这个孩子。
杨青蓉想到自己,有些难过,不知道这辈子还能不能得到爹的谅解。
“你与郑公子怎么样了?”苏秋问。
“……”
“他什么时候回来?”
“我也不知,一直没有消息。”
“所以你常来这里等他?”
“……”
她常来吗?
杨青蓉想了想,她这阵子几乎日日都过来,就算下雨天也会过来走走,她自己都没发觉。